[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流道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62850.X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2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孙从贵;康冬平;杭霖生;陆继忠;王桂华;王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雨燕模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34;B29C45/73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24014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板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流道板结构,属于塑料浇注模具设备。
背景技术
流道作为一种塑料注入的孔道结构,其结构以及路线设计直接影响了模具中塑料成品的质量,比如是否有缩胶、气泡等的产生,为了改良流道结构,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很多的模块化流道板,通过一个可拆卸的流道板可以实现对流道的即时调整,而传统的流道板一般通过上下结合的方式安装到模具上,并通过密封胶圈进行密封,此种结构很容易使得微压状态下的塑料液进入到流道板与模具的结合缝隙中,影响产品质量而且容易给脱模带来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模块化流道板容易使得塑料液渗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模块化流道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块化流道板结构,包括模具本体,在所述模具本体上设置有一个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一侧在模具本体底部开口,所述插接槽的另一侧设置有一个与外部空间连通的开口,在所述插接槽内安装有流道板,所述流道板的底部设置有流道,流道在模具本体底部位置设置有若干用于排出塑料液的开口,在所述流道板的轴向一端设置有用于灌入塑料液的连接口;在所述流道板的横向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密封凸起,在所述插接槽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密封凸起对应的密封槽,在所述流道板内设置有气流孔道,所述气流孔道包括一个气体流动空腔,在所述流道板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气体流动空腔对应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在所述流道板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气体流动空腔连接的气体流动主孔,在所述气体流动主孔上阵列连接有若干气体流动支孔,所述气体流动支孔的一端在密封凸起上开口,所述开口沿密封凸起的轴线阵列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所述气流孔道设置在流道板背向流道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在所述气体流动主孔为扁平结构,在所述气体流动主孔朝向流道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导热翅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所述导热翅片与流道板为一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在所述流道板顶部的横向侧壁上还设置有一个密封条镶嵌槽,在所述密封条镶嵌槽内设置有密封胶条用于与模具本体的插接槽密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在所述排气口上连接有泄压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模块化流道板的横向两侧设置连接凸起,并在其中设置气流孔道,使得连接凸起中产生一定的微压气流,从而使得接合缝中产生一定的微压,防止塑料液渗透到接合缝内,提高了注塑的质量。
2、气流孔道设置在流道板背向的一侧,减少了流道与气流孔道交叉的可能,降低了流道板加工的复杂度。
3、导热翅片可以实现气流孔道与流道之间的换热,通过在气流孔道中加入热空气,可以防止塑料液在流道板中的局部凝固,提高注塑质量。
4、密封镶嵌槽可以防止气流孔道中的气流从相对压力较小的底部接合缝中排出,影响接合缝底部的压力。
5、泄压阀可以防止气流压力过大,使得注塑件中产生气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向剖视图。
图中:1、模具本体;2、流道板;3、密封凸起;4、气体流动支孔;5、气体流动空腔;6、排气口;7、导热翅片;8、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雨燕模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雨燕模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628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光安全耳具开关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上的拨纽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