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吸尘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62722.5 | 申请日: | 2016-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6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L5/24 | 分类号: | A47L5/24;A47L9/16;A47L9/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90 | 代理人: | 姚垚,曹正建 | 
| 地址: | 21516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吸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属于小家电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手持式吸尘器以其小巧轻便得到广泛地使用,目前市场上的手持式吸尘器只能拆卸网孔过滤器,无法拆卸旋风锥,给吸尘器内部组件的清洁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进而影响手持式吸尘器的整体清洁效果和工作效率。公开号CN10417298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持式清洁设备,其尘筒内的旋风锥不可拆下单独清洁,导致清洁不够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将旋风锥组件可拆卸的连接在机身上,在保证结构紧凑的前提下,操作省力且方便清理。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主要包括主体和与其相连的吸尘附件,所述主体包括机身、与机身连接的尘桶、与尘桶前侧连接的主吸管和与机身后侧相连的手柄,所述机身上连接有旋风锥组件、所述旋风锥组件的上方设有进风过滤组件,所述进风过滤组件的后侧设有出风过滤组件,所述机身内收容有电池包,所述进风过滤组件和出风过滤组件之间设有电机,使其位于主体的上方后侧,所述旋风锥组件可拆卸连接在机身上;所述旋风锥组件包括旋风锥和网孔过滤器,所述旋风锥组件通过限位组件与机身可拆卸连接,所述网孔过滤器位于旋风锥的外围,两者固定连接。
更具体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突出在旋风锥组件上端的限位块和对应设置在机身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底壁向上突设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将凹槽分成导引槽和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时,旋风锥组件与机身连接;限位块在引导槽内活动时,旋风锥组件与机身脱离。
进一步地,为了使手持式吸尘器的重心后移,在保证结构紧凑的前提下,操作省力且轻巧便捷,所述电池包倾斜设置在机身上,且靠近所述手柄的一侧。具体来说,设所述机身底面所在的水平线为第一轴线X,所述电池包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为第二轴线Y,则所述第一轴线X和第二轴线Y之间构成的夹角α范围为:45°﹣80°。
更进一步地,设所述手柄的轴线为第三轴线Z,所述第二轴线Y与第三轴线Z平行。
所述电机位于进风过滤组件的后端,且相对设置在电池包与手柄的上方。
另外,所述电池包外设有电池包支架,所述电池包支架固定在机身内。为了有效为电池降温,所述电池包支架的材质为非金属材料,所述非金属材质的比热容范围为2400-4000焦耳/千克开尔文。
为了便于清理,所述尘桶可拆卸地设置在机身上,机身上设有一卡勾,尘桶内与卡勾配合设有一卡槽;所述尘桶的出口处设有底盖,所述底盖一端铰接在尘桶上,另一端设有锁扣,尘桶上设有与锁扣锁合的锁合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将旋风锥组件可拆卸的连接在机身上,在保证结构紧凑的前提下,操作省力且方便清理。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吸尘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吸尘器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吸尘器本体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风锥组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吸尘器本体前侧视图;
图6为图5的A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吸尘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吸尘器本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吸尘器本体结构剖视图。如图1并结合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吸尘器,主要包括主体和与其相连的吸尘附件10,结合图1所示,所述吸尘附件10包括加长管101和地刷102。所述主体包括机身1、与机身连接的尘桶2、与尘桶前侧连接的主吸管3和与机身后侧相连的手柄9。所述机身1上连接有旋风锥组件4,所述旋风锥组件4可拆卸连接在机身1上。设地刷102所在位置为前,则所述旋风锥组件4的上方设有进风过滤组件5,所述进风过滤组件5的后侧设有出风过滤组件7。所述机身1内收容有电池包8,为手持式吸尘器供电。所述进风过滤组件5和出风过滤组件7之间设有电机6,所述电机6位于主体的上方后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627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气自动化检测仪
 - 下一篇:风量采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