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脱汞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60887.9 | 申请日: | 2016-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9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强;崔琳;李玉忠;董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53/76 | 分类号: | B01D53/76;B01D53/64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污染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脱汞系统。
背景技术
燃煤电站或火电厂是我国汞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汞是煤中一种剧毒重金属元素,由于其具有挥发性,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到烟气中排入大气。汞具有剧毒性、生物体内沉积性和迟滞生长等特点。我国煤中汞的平均含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控制燃煤引起的汞污染已经势在必行。我国《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明确规定了燃煤烟气汞的排放限值,2015年1月1日起,燃煤锅炉执行汞及其化合物小于30μm/Nm3。
目前燃煤烟气中汞的排放控制主要通过喷入吸附剂(活性炭、钙基、稀土基等)或通过氧化的方式实现零价汞的氧化,结合后续脱硫除尘设备实现汞的联合脱除。吸附脱汞技术目前以活性炭喷入为主,该技术需要喷入特殊制备的活性炭(载溴活性炭、载硫活性炭等)成本较高,另外喷入的活性炭也对飞灰的性质和用途产生影响。氧化脱汞技术需要送入氧化剂,也需要消耗外来资源实现汞的脱除。
目前已有采用载硫活性炭实现烟气中汞的脱除的方法,将载硫活性炭送入烟气中,与烟气混合,烟气中的汞被活性炭吸附后脱除,脱汞后的活性炭与飞灰被除尘器捕集。活性炭进入飞灰,一方面消耗了活性炭,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飞灰中的炭含量。由于烟气中的汞含量较低,活性炭与烟气的混合不均匀,造成活性炭的消耗量大,利用率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烟气脱汞系统,该烟气脱汞系统将除尘后的烟气引入活性炭层,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被活性炭还原为硫单质,对活性炭层进行加热,使单质硫气化,在烟气的作用下,被输送进入烟道中,烟道中的硫单质与烟气中的零价汞反应生成硫化汞,反应生成的硫化汞与飞灰混合被除尘器捕集,实现汞的脱除。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烟气脱汞方法,该方法是利用上述烟气脱汞系统进行的。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烟气脱汞系统,包括烟道、引风机、加热器、活性炭层和除尘器,其中,所述除尘器安装在烟道上,用于捕集烟气中的固体颗粒;
引风机的入口与除尘器的出口端的烟道连通,引风机的出口与活性炭层的入口连通,引风机将经过除尘后的烟气引入活性炭层反应,生成单质硫;
所述加热器对活性炭层进行加热,使单质硫受热气化;
活性炭层的出口与所述除尘器的入口端的烟道连通,气化后的单质硫在烟气的作用下经过管道进入烟道。
活性炭是一种黑色多孔的固体炭质,现在一般是用煤通过粉碎、成型或用均匀的煤粒经炭化、活化制得,只要成分为炭。活性炭在结构上由于微晶炭的不规则排列,在交叉连接之间有细孔,在活化时会产生炭组织缺陷,因此是一种多孔炭,堆积密度低,比表面积大,具有较大的吸附性能。所以,活性炭可以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吸附,并在加热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硫还原为单质硫。
烟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硫,当烟气与活性炭接触时,活性炭在第一加热器的加热作用下,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还原为硫单质,且由于烟气具有较高的温度,为二氧化硫的还原提供了能量,在保证二氧化硫成功还原的条件下,可以降低加热器的加热功率,节省能源。
且,硫单质在加热作用下气化得到气态的单质硫。不断流动的烟气将气态的单质硫带入烟道中,此时,单质硫与零价汞反应生成硫化汞,通过除尘器捕集去除,该系统中汞的脱除不需要消耗活性炭。而且生成的单质硫为气态,与烟气混合更均匀、快速,不但节约了成本,还提高了脱汞效率。
除尘器是把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除尘器包括布袋除尘器、颗粒层除尘器、静电除尘器、干式除尘器和湿式除尘器等形式,这几种除尘器都是现有的比较常规的除尘器,在结构上并没有改进。但是从作用上来说,传统的除尘器的作用一般是将烟气除尘净化,净化后的烟气可以排放到空气中,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608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能的脱硝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多源臭氧脱硝混合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