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标治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60614.4 | 申请日: | 2016-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7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 发明(设计)人: | 黎明;高泮嵩;李孔俊;张孟熙;梁兹河;夏斌;郭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风华邦科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17/00 | 分类号: | B41F1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谭雪婷 |
| 地址: | 52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标治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排版印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标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绕线电感行业内,排版印标所使用的印标治具,在摆放产品的模口处都为正方平口的,而模口与产品的尺寸是一样的(模口尺寸过大时,在印标过程中会使产品左右摇摆造成印标不一致),当产品在注胶过程中出现有胶量过多的时候,就会使产品难以放进模口,而印标完成后也难以导出。使用这种生产方式,生产效率较低、长生产工作量大,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在导入和导出产品的时候也容易对产品造成损坏,影响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印标治具,克服现有的生产方式的效率低、工作量大,生产成本高,且容易对产品造成损坏,影响产品质量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印标治具,包括底模及面盖,所述底模上设有若干模口,所述模口的开口处设有倒角区,所述面盖包括面盖框以及设于所述面盖框中部的面盖薄板,所述面盖薄板上设有与所述模口相对的面盖孔。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倒角区与模口的深度比小于或等于1比4。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模口的截面为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底模上设有凸起的定位柱,所述面盖上设有与所述凸起的定位柱相适应的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底模上还设有底模空心卡位,所述面盖上设有与所述底模空心卡位相对应的面盖空心卡位。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底模上设有凸台,所述模口设于所述凸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模口的开口处设有倒角区,使得在产品导入和导出模口时,更快更畅顺,有效的解决了导入和导出产品的时候易对产品造成损坏的技术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印标治具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网版组件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台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面盖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4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印标治具,包括底模1及面盖2,所述底模1上设有若干模口11,所述模口11的截面优选为方形。进一步的,所述底模1上设有凸台12,所述模口11设于所述凸台12上。所述模口11的开口处设有倒角区13,倒角区13的深度和斜度则以所需排版的产品型号为标准或以该产品在注胶工序形成的保护膜的长度为标准,优选的,所述倒角区13与模口 11的深度比小于或等于1比4。所述面盖2包括面盖框21以及设于所述面盖框21中部的面盖薄板22,所述面盖薄板22上设有与所述模口11相对的面盖孔23。通过在模口11的开口处设有倒角区13,使得在产品导入和导出模口11时,更快更畅顺,加快了印标速度,提高了印标的产能,也有效的解决了导入和导出产品的时候易对产品造成损坏的技术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1-4所述,所述底模1上设有凸起的定位柱14,所述面盖2上设有与所述凸起的定位柱14相适应的定位孔24,定位柱14与定位孔24的相互配合便可实现底模1与面盖2的定位。所述底模1上还设有底模空心卡位15,所述面盖2上设有与所述底模空心卡位15相对应的面盖空心卡位25,所述底模空心卡位15和面盖空心卡位25用于印标治具与印标机台的定位。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风华邦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风华邦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606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紫砂壶(拂云)
- 下一篇:紫砂壶(朱泥三友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