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子永磁体装配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60160.0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1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周亦骏;冯勇利;吴立华;董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磁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3 | 分类号: | H02K15/03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子 永磁体 装配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子永磁体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转子永磁体装配过程中会存在如下缺陷:
1)磁钢在靠近芯轴过程中,由于芯轴主体对磁钢的吸引容易使磁钢直接撞至芯轴上,造成磁钢碎裂;
2)磁钢(或者叠压之后的磁钢列)在装入芯轴上时,脱离工装进入到芯轴装配位这个过程中,存在磁钢排斥飞出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3)完成转子某一极的磁钢装配后,往往需要对工装做出一定调整才能进行下一极磁钢的安装。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转子永磁体装配工装。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转子永磁体装配工装,所述工装用于将扇形状的永磁体安装于转子外圆周壁上相邻的两磁极固定块之间,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一固定块、第二支撑座、第二固定块、连接座、压板、基座以及推杆,所述第一支撑座、连接座以及第二支撑座均固定连接于基座上,且连接座位于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之间,第一固定块固定于第一支撑座上,且第一固定块与第一支撑座的结合处设有用于固定转子的第一圆形通孔,第二固定块固定于第二支撑座上,且第二固定块与第二支撑座的结合处设有用于固定转子的第二圆形通孔;压板沿基座的长度方向固定于连接座和第二固定块上,且压板与第二固定块之间形成有与永磁体相适配的扇形状的磁极定位通道,推杆设于该磁极定位通道的一侧,永磁体置于磁极定位通道内,推杆推动所述永磁体至转子外圆周壁上相邻的两磁极固定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包括矩形导向边和工字型连接边,所述工字型连接边与连接座固定连接,矩形导向边与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在矩形导向边上设有圆弧定位槽,该圆弧定位槽与第二固定块之间形成所述磁极定位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工字型连接边上设有圆弧导向槽。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导向边上设有矩形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包括矩形底框座和立柱,四根所述立柱垂直连接在矩形底框座的四个边角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形通孔和第二圆形通孔内均设有支撑套。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安全性好,压板可以有效防止永磁体意外飞出,翻转或碰撞;
2)本实用新型适配性好,通过更换支撑套,可以适用不同直径的转子;压板与第二固定块,可以适配不同形状的永磁体;
3)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装配好一级永磁体后,通过转动转子一定角度,即可完成另一极永磁体的安装,无需反复搭建工装;
4)转子一端固定于工装之中(第二支撑座与第二固定块之间),该部分能对放置在磁极定位通道上即将安装的永磁体形成较弱的吸引,这种较弱的吸引力有效的引导永磁体在所述通道运动,并且不会使永磁体急速吸引至转子上产生碰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座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座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支撑座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压板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压板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压板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座的三维结构图。
图9、图10和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磁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磁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601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