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多旋翼多用途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9079.0 | 申请日: | 201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7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汤清淞;卢玲;汪学俭;杨秋;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5/10 | 分类号: | B64C25/10;B64D4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多旋翼 多用途 无人机 | ||
1.一种新型多旋翼多用途无人机,包括上固定盘固定盘(2)和中间固定盘(8),GPS导航系统(1),机座(4)动力系统(3),起落架(7),相机云台(5),机械臂(6),其特征在于:飞行器有两个固定盘,上固定盘的上方位置装有GPS导航系统,用于确定飞行器位置;动力系统由六个螺旋桨组成,呈六边形,螺旋桨的电机安装在螺旋桨正下方,控制螺旋桨的转速;有六个起落架呈六边形分布,飞行时可收缩;机座下方固定相机云台,含有两个转向臂,可实现360°旋转;机座下方固定有两根机械臂,末端装有防滑卡钳,可用于夹取物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旋翼多用途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有上、中两个固定盘(2、8),大小相等,垂直重合分布,中间含有一定距离,用于固定飞行器元器件的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多旋翼多用途无人机,其特征在于上固定盘正上方装有GPS导航系统(1),通过GPS定位飞行器位置,控制飞行器平稳飞行,以及风中稳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多旋翼多用途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动力系统由六个螺旋桨(31)组成,呈六边形顶点分布,由正下方的电机(32)工作带动螺旋桨转动,提供飞升动力,通过电机改变螺旋桨的转速,可以达到上升下降、左右旋转、前进后退的效果,电机和螺旋桨安装在电机臂(33)上,通过电机臂连接到两固定盘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多旋翼多用途无人机,其特征在于飞行器的机座呈对称分布,机座周围安装有中间支撑脚(41),在其内侧位置,装有中间支撑架(45),位置比支撑脚稍低,在支撑脚的下方装有上、下连接片(42、44),下连接片比上连接片小,两连接片之间含有一定距离,连接片之间安装有弹性减震球(43);在下连接片内侧,与弹性减震球水平位置装有圆形固定支架(46)和方形固定支架(47);在上连接片正上方固定有飞控(48)和电池(4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多旋翼多用途无人机,其特征在于相机云台包含两个转向臂,转向臂一(52)能够实现水平方向的360°旋转,转向臂二(53)能够实现竖直方向的360°旋转,相机固定在转向臂二(53)上,因而能够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拍摄,整个相机云台固定在最上方的相机云台座(5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多旋翼多用途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机械臂简单轻巧,最顶端是机械臂座1(61),物资的抓取最终由机械臂连杆3(64)来完成,连杆末端装有防滑卡钳,使抓获物资不易脱落,在机械臂3上端有两个机械臂连杆(62、63),在连接连杆1顶端装有传动齿轮组(66)、在机械臂中部外侧部位固定有机械臂座2(69),用来固定步进电机座(68),在步进电机座上方装有步进电机(67),通过电机运作,带动齿轮转动,机械臂连杆1(62)向外扩张,带动机械连杆2(63)向外扩张,机械臂连杆2(63)向外扩张,带动机械连杆3(64)向外扩张,达到机械臂的张开,齿轮反向转动,则达到机械臂的收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多旋翼多用途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含六个起落架(74),起落架固定在中间固定盘边缘,呈六边形顶点分布,每个起落架顶端包含一个控制步进电机(72)、齿轮传动组(73),通过电机和齿轮组的共同合作,能够实现起落架的垂直水平收缩,起落架在飞行器飞行时,能收缩至与固定盘水平位置,不会影响相机的拍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90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轨车辆制动性能测量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机车轮缘喷脂器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