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机械点阵的三维实体展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8723.2 | 申请日: | 201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9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孙锐;李海庆;樊帅;向强;李建华;任渊;左德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夏艳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械 点阵 三维 实体 展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三维实体展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械点阵的三维实体展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象展示技术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技术。最基本的展示方式是实体的物理模型,进而是图解模型,比如机械行业中的机械图纸。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视图形展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教学用的PPT作为平面展示的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LED显示屏的方式也在工业和民用领域得到了检验和认可。
近些年来,三维展示技术的发展将展示技术又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三维展示由于立体感强,直观性好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从戴眼镜的3D电影,裸眼3D图形和视频等都给日常生活带来了新的体验和乐趣。基于激光全息技术的空间三维影像技术在诸如产品展示推介、城市管网分析、地质结构展示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一个新兴的展示平台正逐渐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三维展示技术与传统的二维展示技术比较,由于有着直观生动的优势,正成为研究的重点,研究成果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必将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但目前的三维展示技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3D图形和图像、激光全息技术是利用平面展示技术,在人眼结构和成像机理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虚拟的三维技术。在一些具体领域应用时这种虚拟三维展示的方式就不能满足要求了。
例如在军事领域,进行军事演习或军事作战指挥时,常常用到沙盘。沙盘用来模拟战区的地形地貌及作战各方的发展态势。如果采用三维展示的方式来代替沙盘,可以在人眼中看到三维的地形地貌,可以动态的生成交战各方的发展态势,但是在进行战场分析和指挥时的互动性不好。指挥员无法像在实体沙盘上一样通过移动作战单元来推演战役战术发展,也无法使用指挥鞭具体指向战场的具体位置,因此在实际的军事指挥领域,沙盘还并未被三维展示技术代替。作为目前使用的作战指挥工具,实体沙盘生成时间长,不可重复利用,动态效果差等特点又无法满足现代战争指挥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传统实体展示装置无法提供动态展示效果,展示装置可重用性差,虚拟三维展示效果逼真度不高,直观感受较差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机械点阵的三维实体展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基于机械点阵的三维实体展示装置包括点阵运动单元,点阵运动单元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框架内,框架的外部放置有运动控制器,运动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数据线与点阵运动单元相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外部计算机相连接;
点阵运动单元包括点阵单元运动柱体,点阵单元运动柱体套装在套筒内,点阵单元运动柱体的下端通过螺栓安装在丝杠螺母上,丝杠螺母的中部螺旋安装在丝杠本体上;丝杠本体与电机的输出轴焊接安装,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套筒的下端,套筒的上侧面一体安装有点阵顶面。
进一步,所述框架的外部设置有相互拼接的卡扣。
进一步,所述点阵运动单元的表面设置有坐标标签。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该基于机械点阵的三维实体展示装置可用在军事沙盘、房地产沙盘、互动游戏、智能交互中,通过动静态的展示达到交互目的,同时模块化设计可方便搭建需求大小的展示尺寸,避免了传统沙盘固定展示用完即扔的缺陷,可重构特性提供了重复使用、功能定制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机械点阵的三维实体展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点阵运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点阵运动单元;1-1、点阵单元运动柱体;1-2、点阵顶面;1-3、丝杠螺母;1-4、丝杠本体;1-5、电机;1-6、套筒;2、框架;3、运动控制器;4、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该基于机械点阵的三维实体展示装置包括点阵运动单元1,点阵运动单元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框架2内,框架2的外部放置有运动控制器3,运动控制器3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数据线与点阵运动单元1相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外部计算机4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87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钉夹共压式中间快速节能导电接头
- 下一篇:推顶挤压式中间快速节能导电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