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电池点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6896.0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5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11 | 分类号: | B23K11/11;B23K1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电池 点焊 设备 | ||
1.一种全自动电池点焊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电池搬运机构、两个入料机构、点焊机构、碰焊机构及出料机构;
所述电池搬运机构包括电池供给单元、载具供给单元、装配单元及旋转运输单元,所述电池供给单元及所述载具供给单元分别与所述装配单元相接;所述装配单元将所述电池供给单元提供的电池与所述载具供给单元提供的载具装配在一起;所述旋转运输单元与所述装配单元相邻并对装配在一起的电池及载具进行旋转及运输操作;
所述入料机构包括入料单元及搬运单元;其中一个所述入料机构与所述点焊机构相邻并为所述点焊机构提供螺丝,另一个所述入料机构与所述碰焊机构相邻并为所述碰焊机构提供螺柱;
所述点焊机构包括定位单元及点焊单元;所述定位单元与所述电池搬运机构相接并固定由所述电池搬运机构送达的装有电池的载具;所述点焊单元设置于所述定位单元的一侧并将所述定位单元固定的每个电池的第一端与所述入料机构提供的对应一个螺丝焊接在一起;
所述碰焊机构包括电池载具分离单元及碰焊单元;所述电池载具分离单元将装配在一起的所述电池及所述载具分离开来;所述碰焊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池载具分离单元的一侧并将与所述载具分离的每个电池的第二端与所述入料机构提供的对应一个螺柱焊接在一起;
所述出料机构包括成品运输单元及载具回收单元;所述成品运输单元与所述载具分离单元相邻并将点焊碰焊完成后的所述电池运送至指定位置;所述载 具回收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电池载具分离单元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载具供给单元相连接,令所述载具得以循环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电池点焊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载具能够装配连接多个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第一端及远离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载具相连接;每个螺丝焊接于对应一个所述电池的第一端;每个螺柱焊接于对应一个所述电池的第二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电池点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单元包括振动盘、流道、承座及第一支架,所述振动盘与所述流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承座与所述流道远离所述振动盘的一端相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搬运单元包括第二支架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一马达、第一凸轮板、第一凸轮臂、第一连接板及吸板;所述吸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凸轮臂的一端,所述第一凸轮臂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凸轮板与所述第一马达相连接;所述第一凸轮板开设有第一轨道槽,所述第一马达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凸轮臂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板及所述吸板沿所述第一轨道槽的轨迹进行往复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电池点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板包括多个吸头,每个吸头能够真空吸附一个所述螺丝或所述螺柱;所述第一轨道槽为“U”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电池点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包括第三支架、定位气缸、夹道及夹板,所述定位气缸及所述夹道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支架;所述夹板能够沿所述夹道滑动并在所述定位气缸的配合下将装有电池的载具固定夹紧;所述点焊单元包括点焊镜头,所述点焊镜头将每个电 池的所述第一端与对应一个所述螺丝焊接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电池点焊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与所述点焊机构相邻并包括CCD检测单元及筛选单元;所述筛选单元包括第四支架、第二马达、第一传送带、载具承座、第一旋转气缸、第一推动气缸、第二推动气缸、第三推动气缸及不良品流道;所述第一传送带一端与所述夹道相连接另一端与位于所述第四支架上的载具承座相接;所述第二马达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相连并带动所述第一传送带将点焊后的电池及载具传送至所述载具承座;所述第一旋转气缸与所述载具承座相配合将装有电池的载具进行竖直方向上的旋转;所述第一推动气缸、所述第二推动气缸及所述第三推动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支架且所述第四支架设有导轨;旋转后的所述电池及载具由所述第一推动气缸推动至所述导轨的一端,然后由所述第二推动气缸推动并沿所述导轨运动至所述导轨的另一端;所述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侧并对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电池进行检测;所述第三推动气缸及所述不良品流道分别位于所述导轨远离所述载具承座的一端的两侧,且所述第三推动气缸起到将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不良品推入所述不良品流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68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