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管出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6334.6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1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赵炎;聂保平;邵晨曦;王光森;梁如蒙;宋绍坦;徐同鹏;高军;刘彬;付裕;陈庆胜;李晓庆;党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炎 |
主分类号: | A01G25/00 | 分类号: | A01G2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32 | 代理人: | 滕慧 |
地址: | 271600 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管出流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灌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管出流装置。
(二)背景技术
现有的灌溉技术主要有管灌、微喷和小管出流几种形式,其中管灌过于浪费水资源,而且灌溉后的土壤容易发生板结;微喷则主要用于对果树的幼苗的灌溉,在对长成后的树来说,微喷灌溉穿透力较差,水分不能为果树所充分吸收;小管出流相对来说是这几种灌溉方式中最省水的灌溉方式,但由于小管出流进行灌溉的周期通常相对较长,在进行灌溉时,其灌溉器的出口容易被堵塞,使得出水量减小或者完全堵塞,长期下来,会对灌溉的作物的成长产生不利的效果。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使用且减小堵塞发生几率的小管出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管出流装置,包括一级管道,在一级管道上设有一水泵,一级管道上设有若干二级管道,各二级管道的前端分别与一级管道相连通,各二级管道的后端为盲端;在水泵和二级管道之间的一级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在一级管道和二级管道相连通处的二级管道上设有一第二阀门;在二级管道上设有若干个导流管道,各导流管道的一端分别与二级管道相连通;在导流管道上设有紊流器;在二级管道和导流管道相连接处设有第一过滤网;在所述的导流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一灌溉器,在灌溉器内设有管道,灌溉器呈L型,灌溉器由灌溉器水平部和灌溉器竖直部组成,灌溉器水平部内的管道和灌溉器竖直部内的管道相连通,灌溉器水平部内的管道与导流管道相连通;在灌溉器竖直部上设有一贯穿灌溉器竖直部前后两侧的给水通孔,在给水通孔的底部设有一出水口,出水口与灌溉器竖直部内的管道相连通;在出水口上方的给水通孔内设有一可以遮住出水口的挡板,挡板的底部设有一螺丝,挡板通过螺丝与给水通孔的底部相连。
以上所述的小管出流装置,在所述的二级管道的后端的盲端处设有一第三阀门。
以上所述的小管出流装置,所述的导流管道和灌溉器通过一卡扣相连。
以上所述的小管出流装置,在所述的灌溉器竖直部的底部设有一锥形钻头。
以上所述的小管出流装置,在出水口处设有第二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使用方便,且能够减小堵塞发生几率。第一过滤网的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从水池吸取的水中所含有的杂质对管道的堵塞;给水通孔和设于给水通孔中的挡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在灌溉器竖直部插入土地中时,泥土对出水口的堵塞;设于出水口处的第二过滤网可以进一步的减小由于泥土进入出水口而造成的对出水口造成堵塞的问题;导流管道和灌溉器可拆卸设置,这样可以在出水口处发生堵塞时,方便、及时的对灌溉器进行更换;灌溉器竖直部的底部设有锥形钻头,可以方便使用者将灌溉器插入所需放置地的土地中;设置的第三阀门可以在二级管道中积存了较多杂质时开启,将二级管道中的杂质排出管道。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部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C部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D部的剖视图。
图中,1、水池,2、水泵,3、一级管道,4、第一阀门,5、二级管道,6、第二阀门,7、第三阀门,8、导流管道,9、紊流器,10、灌溉器,11、卡扣,12、给水通孔,13、挡板,14、螺丝,15、锥形钻头,16、第一过滤网,17、出水口,18、第二过滤网,19、灌溉器水平部,20、灌溉器竖直部。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炎,未经赵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63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型虹吸式塑料灌溉管
- 下一篇:一种止血防粘连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