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井施工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5677.0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7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敏;范静敏;吴广锋;蒋粉;刘照连;陈书利;杨建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昱翔房屋建设有限公司;中兴豫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9/00 | 分类号: | B66C19/00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0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450015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井 施工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井施工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在深井的施工管理和技术工作中,常常遇见一些问题,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减少施工的时间和成本,降低潜在的事故;目前主要使用的是起重机,但是起重机械的驱动装置需要频繁启动、快速制动、准确制动,常用的驱动装置启动易产生震动,工作时易发生窜动,致使使用过程中故障频发,使用寿命大大降低;而且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横向或纵向倾斜,这样会导致钢丝绳从卷筒上缠绕槽内脱离错位,使钢丝绳跳槽,出现乱排绳的现象,使钢丝绳的磨损加快,诱发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提供一种过载力大,机械强度高,起动转矩大,工作时无窜动,工作可靠,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的新型升降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出一种过载力大,机械强度高,起动转矩大,工作时无窜动,工作可靠,故障率低的深井施工升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深井施工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底座、立柱、横梁、活动支架、电机、升降箱、控制室;所述固定底座设置在深井的两侧,通过膨胀螺栓固定,所述的立柱设置在固定底座上,所述的横梁设置在立柱顶端,所述的活动支架和电机设置在横梁上,所述的活动支架上设置有承托臂,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力轮,下方设有驱动轮,且驱动轮固定在横梁的下方,所述驱动轮的轴上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的从动轮与主动力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的驱动轮下方设置有起重滑轮,所述的起重滑轮外侧设置两个导轮,所述的导轮通过吊锁与承托臂和起重滑轮连接;所述的升降箱外侧设置有红外感应器,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升降箱内部设置有温度 感应器,顶部设置有顶棚;所述的控制室设置在深井工作的地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托臂位于驱动轮的水平面以下,承托臂与驱动轮外侧相切。
进一步的,所述的起重滑轮与升降箱之间设置有锁扣。设置锁扣主要是为防止升降箱与起重滑轮滑脱,造成安全事故。
进一步的,所述的锁扣包括旋转销轴、转套、限位件。旋转销轴能根据要求调整升降箱进行旋转,转套防止在旋转过程中滑脱,限位件保证旋转到一定位置后固定升降箱。
进一步的,所述的顶棚由轻质彩钢板构成,周围设置有照明灯。升降箱设置顶棚能防止深井施工中地面上的杂物掉下造成升降箱中的人员伤害,同时设置照明灯保证施工中的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托臂、主动力轮、从动轮、驱动轮、起重滑轮、导轮外侧都设置有金属保护套,防止皮带或吊锁滑落,造成升降箱倾斜,防止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室内设置有座椅、控制器、显示器,控制室的外墙由保温砖垒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噪音低,振动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深井施工中要求频繁起动,制动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中设置轮滑结构,启动、制动平滑缓冲,转速稳定,减轻转速波动,并有效的减轻了升降装置中电机的工作强度,同时在轮滑外侧设置有保护套能防止升降过程中吊锁滑出;本实用新型过载力大,机械强度高,起动转矩大,工作时无窜动,工作可靠,故障率低,具有运行平稳,使用寿命长,制动速度快,定位准确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固定底座,2-立柱,3-横梁,4-活动支架,5-电机,6-升降箱,7-控制室,8-承托臂,9-主动力轮,10-驱动轮,11-从动轮,12-皮带,13-起重滑轮,14-导轮,15-吊锁,16-红外感应器,17-压力传感器,18-温度感应器,19-顶棚,20-锁扣,21-旋转销轴,22-转套,23-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和实施例,对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昱翔房屋建设有限公司;中兴豫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昱翔房屋建设有限公司;中兴豫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56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