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单级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的衔铁组件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4796.4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0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鹏;陈元章;郑赛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F16J15/1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11008 | 代理人: | 张毓灵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喷嘴 板式 伺服 衔铁 组件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伺服控制领域,涉及对衔铁组件密封形式在结构设计上的优化,主要应用于燃油数控系统上的单级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
背景技术
衔铁组件是电液伺服阀力矩马达应用电磁原理将电气信号输入转换为机械位移输出的核心部件,它通常由衔铁1、管式弹性元件2和挡板3组成,挡板3与管式弹性元件2过盈配合,管式弹性元件2与衔铁1过盈配合。如图1所示,衔铁1在导磁体5产生的极化磁场和控制线圈6产生的控制磁场的相互作用下,通过管式弹性元件2的弯曲变形带动挡板3产生机械位移,实现力矩马达的电气—机械转换作用。
单级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的衔铁组件通常采用金属过盈配合的密封形式,当单级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工作时,工作介质会进入到管式弹性元件2的内腔中,衔铁组件处的密封性是通过挡板3与管式弹性元件2的过盈配合和管式弹性元件2与壳体的过盈配合保证。由于衔铁组件金属过盈密封,要同时保证挡板与弹性元件之间和弹性元件与衔铁之间的过盈尺寸,不但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而且衔铁组件本体的组合和衔铁组件与壳体的组合操作较复杂,使得产品的制造成本较高、零组件的装配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针对单级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设计一种密封结构简单、便于零件机械加工和零组件装配操作的衔铁组件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单级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的衔铁组件密封结构,其包括挡板3、圆截面密封圈7和壳体4,其中,所述圆截面密封圈7安装在壳体4顶部孔的Ⅱ型密封槽中,挡板3安装在壳体4顶部通孔中,并与衔铁组件的衔铁1过盈配合,挡板3从壳体4顶部孔插入并穿过圆截面密封圈7。
所述圆截面密封圈7的安装位置与衔铁组件的弹性元件旋转中心重合。
所述弹性元件为扭转轴式弹性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衔铁组件密封结构的圆截面密封圈密封的结构更为简单,在零件制造工艺要求和组件装配时间上优于金属过盈密封,且元件加工精度要求低,已于加工制造。特别是,本实用新型将圆截面密封圈安装在与弹性元件旋转中心重合的Ⅱ型密封槽中,从而在在弹性元件旋转工作中,密封圈处于挡板的摆动中心,密封圈的拉伸率和压缩率不受挡板摆动位移的影响,实现衔铁组件工作中的介质密封作用,有效保证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衔铁组件密封结构通过适应性设计应用于所有单级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包括流量控制型和压力控制型,有效提高该类电液伺服阀的密封性能,对单级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批量生产的经济性有较大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衔铁组件金属过盈密封形式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衔铁组件密封圈密封形式结构图。
其中,1—衔铁;2—管式弹性元件;3—挡板;4—壳体;5—导磁体;6—控制线圈;7—圆截面密封圈;8—扭转轴式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说明书图2。
本实用新型用于单级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的衔铁组件密封结构包括衔铁组件的挡板3、圆截面密封圈7和壳体4。其中圆截面密封圈7安装在壳体4顶部孔的Ⅱ型密封槽中。挡板3与衔铁组件的衔铁1过盈配合,挡板3从壳体4顶部孔插入并穿过圆截面密封圈7。圆截面密封圈7的安装位置与衔铁组件的弹性元件旋转中心重合,所述弹性元件为扭转轴式弹性元件8,能够带动挡板做偏摆运动。当挡板3穿过圆截面密封圈7时,挡板3与圆截面密封圈7的拉伸率和圆截面密封圈7与壳体4的压缩率应满足密封设计的要求。
在挡板偏摆时,处于旋转中心位置处的圆截面密封圈7的压缩率和拉伸率不会受到挡板偏摆的影响,从而可以避免密封失效,保证产品性能。
有别于现有技术衔铁组件金属过盈密封形式,本实用新型采用衔铁组件密封圈密封形式,密封的结构和形式发生了改变。本实用新型衔铁组件密封圈密封采用圆截面密封圈Ⅱ型密封形式,相比之下密封结构简单、便于零件加工和组件装配操作,产品的制造成本和装配时间也随之减少。而且有别于金属过盈密封,本实用新型密封圈密封是通过保证密封圈与零件之间的橡胶压缩量来实现密封作用。显然,密封圈密封的结构更为简单,在零件制造工艺要求和组件装配时间上优于金属过盈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47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流开关
- 下一篇:一种测量橡胶类材料回弹特性的快速回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