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54430.7 | 申请日: | 2016-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0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 发明(设计)人: | 赖化鸿;刘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壹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55;H01M2/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4121***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特别是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迅速兴起,纯电动汽车作为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相比于传统的燃料汽车,具有无尾气排放,无机油泄露,对环境污染较小的优点,且技术相对简单成熟,只要有电力供应的地方就能充电,但是纯电动汽车仅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机运转,而现在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电池的使用寿命较低,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成本有可能会高于普通燃料汽车,甚至可能会高于普通燃料汽车。因此在新能源汽车的探索过程中,纯电动汽车虽然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实际中却很难得到普及,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单位重量储存能量较大的纯电动汽车用的蓄电池。
锂聚合物电池是锂电池的一种,但是相比于液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小型化、超薄化、轻量化,以及高安全性等多种明显优势,现有技术中,聚合物锂电池已经逐渐得到应用,主要集中应用在芯片、充电宝等需要体积小、质量轻等应用环境。虽然锂聚合物电池具有较高的单位重量储存,但是如果将锂聚合物电池直接作为纯电动汽车的驱动能源,现有技术还没有办法制出能够满足驱动汽车的单块电池,均是通过将多个电池制成电池模组,整体为汽车供电。当数量较多的锂聚合物电池制成电池模组后,由于发热量也成几何倍数的增长,发热量巨大会导致安全隐患,也会导致电池容量急剧下降,电池使用寿命缩短,使用成本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保证锂聚合物电池具有较高单位重量储存能量,较高的电转化效率的同时,将其制成能作为汽车的供能单元,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避免热量堆积导致电池容量下降,降低使用风险的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由若干电池组组成,所述电池组包括两电池板,所述两电池板通过连接件串联,每一个所述电池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散热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块锂聚合物电池的标称电压为3.7V,将两块聚合物电池先串联形成具有较高的电压的电池组,再对电池组进行串联和/并联,组成作为汽车驱动单元所需要的电池模组,而每个电池组中都设有四个散热板,分别设于两个电池板的上下表面,能够增大电池板之间的间隙并起到良好的散热性能,避免热量堆积与间隙中。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模组,所述连接件包括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所述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内侧表面平行设有两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接触头,所述两接触头串联,所述电池板两端卡接入卡槽;所述连接件两端对称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内设有导线与接触头相连。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件将两个电池板串联在一起,将电池板卡接入卡槽中,即可实现串联,连接方便,同时也便于单个电池板的更换;通过连接通孔,能够方便的将两个电池组之间的连接。将多个电池组上下重叠放置在一起时,彼此之间的连接通孔能够对齐,使用金属导体贯穿连接通孔,即可将多个电池组连接在一起;同时,将电池组串联/并联也很简单,将一个电池组的正极连接通孔与另一个电池组的正极连接通孔对齐,负极连接通孔与负极连接通孔对齐后,即可实现两电池组之间的并联;将一个电池组的正极连接通孔与另一个电池组的负极连接通孔对齐后,即可实现两电池组之间的串联,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方便实现工业化的批量生成。
本实用新型的的一种电池模组,所述连接件外侧表面固定连接若干散热块,所述散热块表面均布有若干散热孔,所述散热块由金属制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内部具有很多的接头、金属导体,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相比于电池板上的发热,连接件上的发热更为明显、集中,因此在连接件上设有散热块,能够增加连接件的散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模组,所述连接件外侧表面固定有散热管,所述连接件内部均布有蛇形回管,所述散热管两端与蛇形回管连通,形成回路;所述散热管中段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由电池板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模组,所述循环泵外表面覆盖有金属散热层,所述散热管填充有流动介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虽然在连接件中增加散热管道增加了连接件的体积,但是进一步加快了连接件的散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连接件中的热量堆积速度被大大降低,从而保证使用使的安全性。经过试验,采用纯水作为流动介质,在连续使用1h后,连接件的温度较外界温度上升了0.7℃,在连续使用5h后,连接件的温度较外界温度上升了4.1℃,明显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电池组整体的温度较现有的电池模组有明显实质性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壹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赣州壹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44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