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箱以及具有该电池箱的电动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54240.5 | 申请日: | 2016-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2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路伟廷,罗满 |
| 地址: | 11017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以及 具有 电动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箱以及具有该电池箱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社会上电动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多,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电动汽车的安全性指标中,电动汽车的防水性能是其中一个重要指标。
防水性能得到关注主要原因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系统中,电压和电量都很大,如果电池遇水短路,就容易起火,严重时还会发生爆炸。
目前,对电动汽车电池防水等级的最低要求是IP55。为满足IP55的防水等级要求,现有技术中通常在电池箱的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设置密封垫;但是,密封垫的密封不能承受水压,即满足IP55等级防水要求的电池箱也无法承受水浸泡。所以,现在很多汽车主机厂已经将防水等级的标准提高到了IP67,而目前还不存在可靠的结构能够达到这一标准的防水等级要求。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电池箱以及具有该电池箱的电动汽车,以提高电池箱的防水等级,进而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箱以及具有该电池箱的电动汽车,能够提高电池箱的防水等级,进而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箱,包括通过密封垫密封连接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中,其中一者设有围绕两者的连接面设置的胶槽,所述胶槽用于填充密封胶并处于所述密封垫外侧,所述密封胶填充至与所述密封垫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在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之间设有密封垫,以实现两者的一次密封连接;同时,其中一者设有围绕两者连接面设置的胶槽,进而在该胶槽中填充密封胶,以通过密封胶实现两者的二次密封;此时,通过密封垫和密封胶实现了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双重密封,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并且,胶槽处于密封垫的外侧,密封胶能够填充至与密封垫平齐,此时,密封胶封装在密封垫的外侧,将密封垫与外界隔离,可以防止密封垫与外界空气接触而老化,延长密封垫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了密封可靠性,提高了电池箱的防水可靠性,当适用于电动汽车时,可以提高电动汽车的使用安全性。
另一方面,密封胶和密封垫均具有一定的弹性量,可以为电池箱提供一个的压缩空间和膨胀量,以解决由于环境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形变,为不同工况和环境的使用提供有力保障。
可选地,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中,另一者设有伸入所述胶槽的凸部。
可选地,所述凸部的伸入端至所述胶槽的槽底之间具有第一预定间隙。
可选地,所述凸部的侧壁与其同侧的所述胶槽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预定间隙。
可选地,所述胶槽为围绕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的连接面设置的闭环槽。
可选地,所述凸部为与所述胶槽同向围绕的闭环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中,设有所述胶槽的一者还设有隔挡在所述胶槽外侧、并与所述密封垫平齐的凸沿。
可选地,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中,另一者设有盖合并隔挡在所述凸沿外侧的防水沿。
可选地,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通过连接件紧固,所述凸沿与所述防水沿通过所述胶槽中溢出的密封胶封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设有上述的电池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电池箱的第一箱体在一种设置方式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电池箱的第二箱体在一种设置方式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电池箱的局部剖视图。
图1-5中:
密封垫1、第一箱体2、第二箱体3、胶槽4、密封胶5、凸部6、凸沿7、防水沿8、连接件9、连接孔1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箱以及具有该电池箱的电动汽车,能够提高电池箱的防水等级,进而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介绍,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准确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文所述的第一、第二等词,仅用于区分结构相同或者类似的不同部件,或者相同或类似的不同结构,不表示对顺序的特殊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42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桶(EICO‑501)
- 下一篇:足浴器(1588‑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