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池塘用风力供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4112.0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6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林碧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碧玉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F03D9/25;F03D8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6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池塘 风力 供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池塘用风力供氧装置,属于供氧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供氧装置是指用于加压舱的一种按需供气开式吸氧设备。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420809831.9的一种压风供氧装置,包括供氧装置本体,供氧装置本体包括缸体,缸体内设有由仓壁隔开的进气仓与出气仓,仓壁上设有通气孔,进气仓内设有海绵填充物和调压阀,出气仓底部装有半仓清水,出气仓内还设有一端连接通气孔,另一端伸入清水中的通风管;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海绵填充物能够吸收压缩空气带来的大量噪音,达到消声效果,提高了安全性,通过调压阀能够对压缩空气中的压力进行调节,降低压缩空气的压力,防止压力过大造成伤害,保证了安全性,压缩空气通过通风管进入清水中,能够对压缩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使井下避险人员能直接呼吸使用处理后的压缩空气,保证了压风供氧的效果。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无法使用风力进行发电,需要人工进行发电,较费人力,降低了供氧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池塘用风力供氧装置,以解决现有的供氧装置无法使用风力进行发电,需要人工进行发电,较费人力,降低了供氧装置的实用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池塘用风力供氧装置,其结构包括进气口、皮带轮、皮带、电机、皮带罩、螺母、风力装置、防尘罩、固定条、支架、底板、供氧机、氧气口、外框,所述皮带轮与外框相连接,所述皮带活动连接皮带轮,所述电机设在底板上,所述皮带罩固定连接底板,所述风力装置与底板相连接,所述风力装置由偏航尾翼、外壳、导流罩、风轮、塔架、发电机组成,所述偏航尾翼与外壳相连接,所述外壳设在塔架上,所述导流罩活动连接外壳,所述风轮固定连接导流罩,所述塔架设在底板上,所述发电机与外壳相连接,所述电机设有防尘罩,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外框,所述底板通过固定条与支架相连接,所述供氧机设在外框内,所述外框通过皮带轮与皮带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设在外框上。
进一步地,所述皮带罩设有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条设在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氧气口固定连接外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有风力装置,可使用风力进行发电,无需人工进行发电,较省人力,提高了供氧装置的实用性,安装方便,操作简单,且防水较佳。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池塘用风力供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风力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进气口-1、皮带轮-2、皮带-3、电机-4、皮带罩-5、螺母-6、风力装置-7、偏航尾翼-701、外壳-702、导流罩-703、风轮-704、塔架-705、发电机-706、防尘罩-8、固定条-9、支架-10、底板-11、供氧机-12、氧气口-13、外框-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池塘用风力供氧装置,其结构包括进气口1、皮带轮2、皮带3、电机4、皮带罩5、螺母6、风力装置7、防尘罩8、固定条9、支架10、底板11、供氧机12、氧气口13、外框14,所述皮带轮2与外框14相连接,所述皮带3活动连接皮带轮2,所述电机4设在底板11上,所述皮带罩5固定连接底板11,所述风力装置7与底板11相连接,所述风力装置7由偏航尾翼701、外壳702、导流罩703、风轮704、塔架705、发电机706组成,所述偏航尾翼701与外壳702相连接,所述外壳702设在塔架705上,所述导流罩703活动连接外壳702,所述风轮704固定连接导流罩703,所述塔架705设在底板11上,所述发电机706与外壳702相连接,所述电机4设有防尘罩8,所述支架10固定连接外框14,所述底板11通过固定条9与支架10相连接,所述供氧机12设在外框14内,所述外框14通过皮带轮2与皮带3相连接。所述进气口1设在外框14上。所述皮带罩5设有螺母6。所述固定条9设在底板11上。所述氧气口13固定连接外框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碧玉,未经林碧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41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