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净水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3478.6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5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林克繁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克繁 |
主分类号: | B01D35/02 | 分类号: | B01D35/02;C02F1/00;C02F10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274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水 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水软管,特别是指一种可有效滤除自来水中余氯的创新结构。
背景技术
台湾地区十六座重要水库,其中约有十三座呈现高度优氧化,而更严重的是由于过度经济开发所造成的污染,导致原水水质不佳,其中除了化学物质、重金属等污染源之外,便是原水中含菌量超高,自来水公司为了确保消费者的用水安全,必须考虑各种不同的制菌方法,期盼能解决水中含菌量过高的问题。目前常用消毒(杀菌)剂有氯气、氯胺、二氧化氯及臭氧等。虽然氯胺及臭氧可以避免在消毒过程中产生三卤甲烷的问题,然而,因氯胺杀菌效果不佳,且臭氧有效的作用期间过短,无法确保配水管线中的自来水不受污染,因此,以氯气做为自来水消毒剂有其无可取代的地位。再者,以氯气作为消毒剂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优点,所以离开水厂的自来水中必然会加入适量「氯气」,并且订定「有效余氯」最低有效数值0.05(毫克/公升)作为水质的监测指标。
承上述,经由管线输送至每个人家中的自来水残留有氯是无法避免的问题,于是坊间所有的净水器几乎都要特别强调其具有除氯的功能来确保消费者饮用水的安全。然而许多人却忽略了与身体肌肤大量接触的洗澡水,经证实水中所残余的氯会使得皮肤漂白化、皮层屑脱落以及头发容易分岔失去光泽等问题。再者经研究证实,氯与水中的有机物质化合后会产生三卤甲烷(trihalomethanes),其主要生成物包括氯仿(CHC13)、一溴二氯甲烷(CHBrCl2)、二溴一氯甲烷(CHBr2Cl)以及溴仿(CHBr3)等,此四种合称总三卤甲烷(THMs),它具有致癌的风险,加热后,会更容易释放三卤甲烷气体,使得致癌的机率也跟着相对提高,对于喜欢洗热水澡(温度)或是喜欢泡澡(接触时间)的人而言却是应该要多加小心留意。是以,针对上述水中余氯于洗澡时有致癌风险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结构,实用户所企盼,亦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水软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净水软管,包括一挠性管体,该挠性管体中容置有至少两个非水溶性的净水颗粒;该挠性管体的两端分别连设有一第一接头以及一第二接头,且该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上分别旋设有一第一锁接结构以及一第二锁接结构,其中该第一锁接结构供以水密方式锁设于一供水结构的出水端上,而该第二锁接结构则供以水密方式锁设于一出水结构的进水端;该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中分别装设有一拦阻结构。
藉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而言,可利用过滤路径长、反应时间久以及水流与除净水颗粒作用面积大等优点,达到充分滤除自来水中余氯,降低致癌风险的实用进步性与较佳产业经济(利用)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第二接头的局部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第二接头的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沿图2中A-A割面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净水软管包括一由聚氯乙烯(PVC)所制成的挠性管体10,该挠性管体10中容置有至少两个非水溶性的净水颗粒20,该挠性管体10的两端分别连设有一第一接头30及一第二接头40;该第一接头30与第二接头40上分别旋设有一第一锁接结构50及一第二锁接结构60,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锁接结构50供锁设于一供水结构70的出水端(图中未示)上,而该第二锁接结构60则供锁设于一出水结构80的进水端;该挠性管体10由透明材质所制成,且净水颗粒20的主要功能系去除自来水中的余氯,因此,当净水颗粒20上因附着水垢或变脏时,可于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更换,确保净水的目的与功效。
请进一步参阅如图3所示,该第一接头30与第二接头40上分装设有环状的第一水密垫圈31与第二水密垫圈41,当该第一锁接结构50锁设于供水结构70的出水端上,且该第二锁接结构60锁设于一出水结构80的进水端时,该第一水密垫圈31与第二水密垫圈41分别迫紧于出水结构与进水端的端部,而提供水密防漏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克繁,未经林克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34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食用调和油
- 下一篇:一种山核桃油及山核桃粉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