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液去脂与红细胞臭氧加入的一体化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3131.1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4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谢新强;陈小平;蒋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2 | 分类号: | A61M1/02;A61M5/1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郑建华,钱成岑 |
地址: | 64140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红细胞 臭氧 加入 一体化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去脂与红细胞臭氧加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血液去脂与红细胞臭氧加入的一体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的输血治疗过程中,对于血液中血脂的去除(即“血液去脂”,下同),其采用的操作流程是利用血浆采集机进行血液采集、血液成份分离与血脂去除;而红细胞臭氧加入(即血液的臭氧处理)又是另一套专门装置与操作方法。
在临床输血治疗过程中,如果病员的输血既需要进行血脂去除,同时也需要将血液进行臭氧处理,就必须先采用一套血浆采集机进行血液采集、血液成份分离,再进行血脂去除,从而完成对血液中的过高血脂进行处理;接下来,需要再用另一套专门装置与操作方法对血液进行臭氧处理,最后才能对病员进行输血治疗,不仅操作流程多,操作复杂,导致输血成本高、效率低,病员也因此而承受较多的痛苦,而且在临床操作过程中也很容易导致血液的污染,从而导致输血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血液去脂与红细胞臭氧加入的一体化处理装置,有效地避免在输血治疗过程中发生血液污染的安全风险。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血液去脂与红细胞臭氧加入的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采血器和血液成份分离杯,所述臭氧发生器与血液成份处理袋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所述血液成份处理袋分别与采血器、血液成份分离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血液成份分离杯分别与采血器、血液成份收集袋通过管路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血液成份过滤器,所述血液成份过滤器设置在采血器与血液成份处理袋之间的连接管路中。
优选地,还包括压力监测器,所述压力监测器与血液成份过滤器之间通过管路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穿刺器,所述第一穿刺器与血液成份过滤器之间通过管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穿刺器与血液成份过滤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药液过滤器。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穿刺器,所述第二穿刺器与血液成份过滤器之间通过管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穿刺器与血液成份过滤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流量调节器。
优选地,所述的臭氧发生器与血液成份处理袋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细菌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的臭氧发生器与血液成份处理袋内腔之间通过臭氧混合管连接相通,且位于血液成份处理袋内腔中的臭氧混合管出口端为封闭端,在位于血液成份处理袋内腔中的臭氧混合管上开设与臭氧混合管内腔相通的通气孔。
优选地,所述的与臭氧混合管内腔相通的通气孔设置若干个,且环臭氧混合管均匀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血液成份密度的差异,通过血液成份分离杯进行去除血脂后,再将浓缩的红细胞收集到血液成份处理袋中,并通过臭氧发生器向血液成份处理袋中加入臭氧,使血液成份处理袋中的红细胞与臭氧充分混合,从而完成血液去脂与红细胞臭氧加入的一体化处理,该一体化处理过程是在一个封闭的管路系统中进行的,并且操作简单,因此,在输血治疗过程中,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避免发生血液污染的安全风险,从而提高了输血治疗的安全可靠度。
附图说明
图1为血液去脂与红细胞臭氧加入的一体化处理装置的构造图。
图中标记:1-臭氧发生器,2-血液成份过滤器,3-三通,4-第一蠕动泵,5-采血器,6-药液过滤器,7-第一穿刺器,8-压力监测器,9-第二穿刺器,10-滴斗,11-流量调节器,12-第二蠕动泵,13-第一导管,14-第二导管,15-第三导管,16-第四导管,17-第五导管,18-第六导管,19-血液成份收集袋,20-血液成份分离杯,21-止液夹,22-第七导管,23-臭氧混合管,24-血液成份处理袋,25-臭氧加入器,26-细菌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31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电机碳刷用的工装
- 下一篇:一种电机设备快速拆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