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检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2305.2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6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喜猛;王勤忏;杨中荣;张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1/12 | 分类号: | B65G21/12;G01V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检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安检机包括传送带和屏蔽帘,在车载安检机或者可折叠收起的安检机中,传送带可在起到传送作用的工作位置和收纳到安检机通道内的收起位置之间转动,屏蔽帘用钢板夹紧固定后悬挂于安检机通道的通道口。
以车载安检机为例,传送带在停车使用时位于工作位置,此时屏蔽帘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然下垂,呈竖直状态,遮挡住安检机通道的通道口,用于遮挡安检机通道内部向外散射的射线;车辆行驶时传送带位于收起位置,在传送带从工作位置翻转到收起位置的过程中,屏蔽帘被传送带的出入口部分顶起压入安检机通道内,当传送带处于收起位置时屏蔽帘呈弯曲状态搭在传送带上。
以可折叠收起的安检机为例,在运输该安检机时,通常使传送带位于收起位置。
不论是车载安检机或者可折叠收起的安检机,如果安检机长时间以传送带处于收起位置的状态放置,屏蔽帘在弯曲状态下会产生变形,在使用时,变形的屏蔽帘不能完全遮挡安检机通道内部向外散射的射线,形成安全隐患;而一旦屏蔽帘变形影响使用,就需要重新更换,降低了安检机的使用效率,增大了使用成本。
同时,现有结构为使传送带能顺利从工作位置翻转到收起位置,一般会将屏蔽帘加长,导致屏蔽帘的长度大于安检机内通道的高度。而用户一般会依据屏蔽帘的长度判断安检机内通道的高度,也就是说,用户一般会把屏蔽帘的长度看做可通过高度,因此,长度大于安检机内通道高度的屏蔽帘会给用户带来误导,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屏蔽帘不会因传送带的收起而发生形变的安检机。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安检机,包括屏蔽帘和可在工作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转动的传送带,还包括;设置在安检机通道口上方并可在竖直位置和倾斜位置之间转动的挡板,屏蔽帘以在挡板位于竖直位置和倾斜位置时均整体保持竖直的方式连接于挡板;其中,传送带从工作位置向收起位置转动的过程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铰链,铰链包括上方折叠部和下方折叠部,上方折叠部与挡板的底端连接,下方折叠部与屏蔽帘的顶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方折叠部和下方折叠部之间具有间隙,在挡板的朝向安检机通道内的一侧连接有辅助屏蔽帘,在挡板位于竖直位置时,辅助屏蔽帘的底端低于间隙。根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支架和可转动地支撑在支架上的滚轮;其中,支架和滚轮设置在挡板的朝向安检机外部的一侧,传送带通过推动滚轮来推动挡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可在将挡板止挡在竖直位置的止挡位置和解除止挡的让位位置之间移动的止挡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止挡件在止挡位置和让位位置之间竖直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连动机构和弹性件,传送带从收起位置转动到工作位置的过程中驱动连动机构带动止挡件从让位位置移动到止挡位置并使弹性件压缩,在传送带从工作位置转动到收起位置时止挡件依靠自重和弹性件合力从止挡位置移动到让位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连动机构为杠杆机构,连动机构的第一自由端对应于传送带,第二自由端对应于止挡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连接在止挡件的底端的驱动底板、位于驱动底板上方的固定阻挡件、限定驱动底板的移动方向的导向件以及防止在止挡件从止挡位置移动到让位位置时因行程过大而导致驱动底板脱离导向件的防脱挡板;第一自由端对应于传送带,第二自由端对应于驱动底板,弹性件抵靠在固定阻挡件和驱动底板之间;其中,传送带从收起位置向工作位置转动的过程中,传送带向下按压第一自由端同时第二自由端向上顶推驱动底板,弹性件压缩,止挡件从让位位置运动到止挡位置;其中,传送带从工作位置向收起位置转动的过程中,传送带脱离第一自由端,止挡件和驱动底板下落,弹性件复位,第二自由端被驱动向下转动,直至防脱挡板阻止第二自由端继续转动为止。
根据本实用新型,连动机构包括受力臂、与受力臂连接的支板、可转动地支撑在支板一端上的滚动轮;受力臂构成第一自由端,滚动轮构成第二自由端,防脱挡板位于支板的外侧并限定支板的最低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安检机为车载安检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23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加工用新型链条
- 下一篇:一种竹粉收集房的输入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