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移动式多功能物联网网关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52047.8 | 申请日: | 2016-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5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 发明(设计)人: | 熊茂华;熊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4L12/66 | 分类号: | H04L12/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51148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移动式 多功能 联网 网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移动式多功能物联网网关。
背景技术
物联网涉及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以及IT技术的融合。在当前技术阶段,可将物联网理解为通过多种有线、无线通讯技术,连接各种末端设备或子系统,采用标准化的数据表达技术,将终端设备或子系统汇总到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远程监视以及自动报警、控制、诊断和维护,为用户提供对设备的全局化管理和综合化、智能化的信息服务。现有的网关装置功能较为单一,且不能够防尘。
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物联网网关[CN201420197225.6]包括底板、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的射频模块、以及与所述射频模块连接的天线模块,其中,所述底板上正对于所述天线模块的区域开设有通孔。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但是功能较为单一,不能够防尘,整体设计还不够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架构合理,功能多样的车载移动式多功能物联网网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车载移动式多功能物联网网关包括外壳体,所述的外壳体内设有主板,所述的主板上设有核心处理器,所述的外壳体的侧部设有USB接口、WLAN接口和VGA接口,所述的USB接口与核心处理器相连接,所述的外壳体上还设有计时装置,所述的计时装置与核心处理器相连接,所述的外壳体上还设有温湿度检测装置,所述的温湿度检测装置与核心处理器相连接,所述的外壳体上还设有显示屏,所述的显示屏与核心处理器相连接,所述的外壳体上连接有可调节防尘罩,所述的可调节防尘罩包括若干弧形片,所述的弧形片的端部相互叠合形成叠合部且该叠合部通过铰接杆与外壳体相铰接,所述的弧形片之间通过连接线相连接。设置有计时装置和温湿度检测装置,能够进行定时,能够检测车内或者外壳体内的温湿度,且可以通过可调节防尘罩进行防尘,功能多样,更具体地说,是将弧形片向一侧拉动使得可调节防尘罩展开,展开后盖住外壳体,从而防止灰尘积累,当需要拆卸维护时,可将可调节防尘罩收起,灵活性强。
在上述的车载移动式多功能物联网网关中,所述的弧形片的中部向上拱起形成拱起部,弧形片的宽度从中部向两端逐渐变小。展开后形成拱形面
在上述的车载移动式多功能物联网网关中,位于最中部的弧形片与外壳体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车载移动式多功能物联网网关中,所述的连接线位于相邻的弧形片之间,连接线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弧形片的中部相连接,连接线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弧形片的中部相连接,所述的连接线的长度小于弧形片的最大宽度。避免可调节防尘罩完全展开后弧形片之间出现间隙。
在上述的车载移动式多功能物联网网关中,所述的弧形片通过透明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车载移动式多功能物联网网关中,所述的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核心处理器相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检测车内或者外壳体内的温湿度。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置有计时装置和温湿度检测装置,能够进行定时,能够检测车内或者外壳体内的温湿度,且可以通过可调节防尘罩进行防尘,功能多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弧形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壳体1、核心处理器2、USB接口3、WLAN接口4、VGA接口5、计时装置6、温湿度检测装置7、显示屏8、弧形片9、连接线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20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驾驶行为分析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依加速度和陀螺仪判定车辆急转弯事件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