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鼠灌胃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21251410.4 申请日: 2016-11-14
公开(公告)号: CN206192941U 公开(公告)日: 2017-05-24
发明(设计)人: 罗怀青;滕根;陈实;刘昱成;陈镜宇;冯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 长沙医学院
主分类号: G01N27/30 分类号: G01N27/30;G01N27/26
代理公司: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3 代理人: 逯长明,许伟群
地址: 410219 湖南***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小鼠 灌胃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实验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鼠灌胃器。

背景技术

小鼠是由小家鼠演变而来。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经长期人工饲养选择培育,已育成1000多近交系和独立的远交群。早在17世纪就有人用小鼠做实验,现已成为使用量最大、研究最详尽的哺乳类实验动物。在哺乳类实验动物中,由于小鼠体小,饲养管理方便,易于控制,生产繁殖快,研究最深,有明确的质量控制标准,已拥有大量的近交系、突变系和封闭群,因此在各种实验研究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多。常选用小鼠进行食品、化妆品、药物、化工产品等的安全性试验,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试验,还可做致畸、致癌、致突变试验,半数致死量测定等。小鼠还广泛用于血清,疫苗等生物制品的鉴定,进行生物效应实验和各种药物效价测定。筛选实验多半也是从小鼠做起,筛选各种药物对疾病有无防治作用,通过筛选获得每个药物的疗效效果后,再用其他动物进一步肯定。微生物、寄生虫病学研究小鼠对多种病原体有敏感性。尤其是在病毒学研究中应用大。适合于研究血吸虫、疟疾、锥虫、流行性感冒、脑炎、狂犬病、脊髓灰质炎、淋巴脉络丛脑膜炎、支原体、巴氏杆菌、沙门氏菌等。

灌胃和口服是啮齿类动物实验研究中主要的经口给药方法。尽管不断涌现出新的给药方法,但灌胃仍然是动物毒代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与口服等其他给药方法相比,灌胃能够在保证精准给药的条件下使药物快速达到吸收峰值。在医学机能学等医学实验课以及科研活动中,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给药方式。目前在小鼠的灌胃给药过程中,大多都使用的是传统的灌胃器,传统灌胃器灵活度小,而小鼠食管口径较小,小鼠灌胃器的针头最终插入的深度很难确定,全凭经验和手感,在实验室操作难度较高。传统灌胃器容易误插到小鼠气管中而不能及时察觉,容易对小鼠的食管造成机械性的损伤。对于熟练度不够,而进行小鼠灌胃的操作者不能很好的完成。若不慎将针头插入到小鼠气管中,注射药物后,极易导致老鼠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鼠灌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小鼠灌胃器,包括针管部和针头部,所述针管部设置有数据处理装置,所述针头部包括灌胃针和pH复合电极,所述pH复合电极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显示屏、数据处理中心和电池盒。

可选地,所述pH复合电极包括PH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所述pH玻璃电极为测量电极。

可选地,所述pH玻璃电极的外参比溶液为氯化钾凝胶,所述参比电极的内参比溶液为氯化银饱和缓冲液。

可选地,所述参比电极上设置有玻璃膜层。

可选地,所述pH复合电极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通过导线连接。

可选地,所述灌胃针由聚四氟乙烯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小鼠食管与气管pH值的不同,设计了一种小鼠灌胃器。本实用新型中的小鼠灌胃器的针头部位紧挨灌胃针设置有pH复合电极,把测量电极和参比电极复合成一体。在这个电极系统中,玻璃电极作为测量电极,银-氯化银作为参比电极。玻璃电极头部球泡是由仅对氢离子敏感的玻璃薄膜制成,当针头部位浸入被测溶液时,则被测溶液中氢离子与电极球泡表面水化层进行离子交换,形成有电位的电位球泡内层,因此球泡内外产生电位差,此电位差随外层氢离子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由于电极内部的溶液氢离子浓度不变,所以只要测出此电位差就可得出被测溶液的pH值。而小鼠的食管和气管内的液体pH值不同,可以根据针头部位pH复合电极的反应,测得食管和气管的不同pH值,从而防止针头误插气管。能够更加准确、快速的使灌胃器插入食管到达胃里,避免误插气管导致小鼠的窒息。

再者,灌胃针由聚四氟乙烯制成,聚四氟乙烯具有不粘性,耐腐蚀性,耐热性高和滑动性好的特点,减少了粘附在针头内壁的残余药液量;不受药品侵蚀、故可以防止被小鼠体内消化液等成分腐蚀;具有优良的耐热和耐低温特性,冷冻温度下工作而不脆化,在高温下不融化,故用来作为灌胃针材料有很大适应空间;增加灌胃成功率,降低灌胃难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医学院,未经长沙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14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