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面效率高的家用面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0903.6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3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宁;王槐亮;苏荣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C1/02 | 分类号: | A21C1/02;A21C1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面 效率 家用 面条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面效率高的家用面条机。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家用面条机,一种是卧式的结构,包括搅拌杯,挤面筒,挤面筒设置在搅拌杯的一侧,并且位于搅拌杯内的搅拌杆和位于挤面筒的螺杆均为水平设置,通过搅拌杆和面后将面搅起通过进面口,然后进入挤面筒内,由螺杆输送挤面。另外一种是立式的结构,挤面筒设置在搅拌杯的下方,搅拌杯的的搅拌杆是竖直设置的,先通过搅拌杆和面后将面团通过进面口进入下方的挤面筒,挤面筒的螺杆是水平设置的,通过螺杆挤压出面。
上述的两种制面结构,其从面粉搅拌到面团输送再到面团挤压,都是在非一条直线上传输的,面团的运动轨迹都是要有转弯的,因此会存在残面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减少残面,加工效率高的新型家用面条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制面效率高的家用面条机,包括机座、加工组件、设置在机座内的电机、设置在机座上的搅拌杯,所述搅拌杯,包括搅拌腔和杯盖,所述杯盖设置在搅拌腔的上方,所述杯盖上设有滴水孔,其中,所述搅拌腔底部中心处设有进面口,所述进面口下方设有挤面腔,所述挤面腔由进面口边缘向下延伸形成,所述搅拌腔和挤面腔通过进面口连通设置,,搅拌腔的等效内径为D1,挤面腔的等效内径为D2,其中0.2D1≤D2<D1。
优选的,所述挤面腔的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挤面腔为圆筒状。
优选的,所述进面口位于搅拌腔底面的最低处。
优选的,所述搅拌腔侧壁上设有切面杆,所述切面杆由搅拌腔内壁向内延伸形成,切面杆的长度为e,其中0.1(D1-D2)≤e<0.5 (D1-D2)。
优选的,所述搅拌腔高度为h1,所述挤面腔高度为h2,其中h1>h2≥0.2h1。
优选的,所述搅拌腔的底面设置有多个导向筋,导向筋与搅拌腔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导向筋由搅拌杯侧壁延伸至进面口。
优选的,所述挤面腔的底端设有环形安装台,所述环形安装台由挤面腔最底端向内延伸形成。
优选的,所述环形安装台的台面上设置有多个导向锥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挤面腔设置为圆筒状,同轴且垂直于水平面设置,挤面腔高度为,等效内径为D2;搅拌腔高度为h1,等效内径为D1;其中0.2D1≤D2<D1,当D2<0.2D1时,相应的进面口过小,和好的面难以进入到挤面腔中;当D2≥D1时,需要很大的挤压力才能将面团挤出,效率不高。
2. 通过所述挤面腔的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设置,使得搅拌腔中的面絮/团更容易进入到挤面腔中,即提高进面的效率,也提供了挤压出面的效率,面团自上而下有一个挤压力积累,便于下端的模头出面。
3. 通过所述进面口位于搅拌腔底面的最低处,使得搅拌好的面团更加容易从搅拌腔的底面进入进面口,有一个向下的引导力,从而便于进面,避免了面团粘附在搅拌腔底面上,从而减少了残面的存在。
4. 通过参数的限定,当e<0.1(D1-D2)时,起不到有效的剪切效果;当e≥0.5(D1-D2)时,切面杆会与螺加工组件干涉,机器不能正常工作。其中h1>h2≥0.2h1。这样保证了挤面腔内的压力足够大,面团汇聚后容易成型。
5. 导向筋与运动的搅拌杆形成一个剪切力,可以将和好的面絮/团快速导入到挤面腔中,并且实现更好的和面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等效内径指的是,当搅拌腔和挤面腔横截面为圆形时,等效内径即为直径,当搅拌腔和挤面腔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或者其他形状时候,等效内径即为与其横截面面积相同的等效圆的直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面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搅拌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加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搅拌杯的结构拆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搅拌杯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G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导向凸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模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D处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推面台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搅拌杯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09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