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0374.X | 申请日: | 201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6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象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5 | 代理人: | 郭红岩 |
地址: | 215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流 系统 分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
背景技术
分流板是热流道系统里面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用于将从注塑机注射出的树脂材料分流使其导入到模具各个进胶点位置。现有技术中,如图1和图2所示,分流板100中设置有供流体材料(如熔融树脂)流动的流道机构20,流道机构20成型于分流板本体10中,热流道系统可通过流道机构20 输送流体材料,图中箭头方向标示了流体材料于流道机构20内的流向。
流道机构20中存在若干转角201、202,由于流道机构20普遍采用枪钻加工的方式加工成型,流道机构20呈纵横交错延伸排布且其转角为90 度或其他角度的尖角,这样就导致流道机构20于各转角处剪切力高。
另外,热流道系统如何快速换色是注塑生产中的一个技术要点,因产品有多种色彩,所以在一种颜色注塑生产一定量以后要换一种颜色生产,若换色不彻底会使颜色夹杂而导致产品不合格。
然而,现有技术中,为了堵住枪钻加工流道时造成的多余流道而采用的堵头30与分流板本体10之间的配合无法达到完美结合,易出现配合缝隙,导致流体材料在缝隙处积存,严重影响换色的效果,增大了产品的不良率。
再者,受到加工工艺的限制,现有技术的分流板100较难满足对流道机构20的平衡性要求较高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其能解决现有分流板因成形工艺限制而造成的剪切力高、流体材料残存、难以实现流道机构平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包括本体、及成型于所述本体内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具有第一加工面的第一本体单元、及具有第二加工面的第二本体单元,所述流道包括成型于所述第一加工面上的第一流道槽、及成型于所述第二加工面上的第二流道槽;其中,所述第一加工面焊接于所述第二加工面,且所述第一流道槽和所述第二流道槽相互配合以围成所述流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流道包括位于其起始端与其末端之间的若干转角,所述转角设置为弧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任意相交的两个所述转角的相交部设置为倒圆角弧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流板还包括连通所述流道的引入流道和若干引出流道,所述第一本体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一加工面相对设置的上表面,所述引入流道成型于所述第一本体单元内并连通所述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流道槽;所述第二本体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二加工面相对设置的下表面,所述引出流道成型于所述第二本体单元内并连通所述第二流道槽和所述下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流道槽和所述引入流道通过弧面过渡。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流道槽和所述引出流道通过弧面过渡。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流板还包括成型于所述本体内并通过所述引出流道连通至所述流道的二级流道,所述本体还包括具有第三加工面的第三本体单元,所述二级流道包括成型于所述下表面上的第四流道槽、及成型于所述第三加工面上的第三流道槽;其中,所述下表面焊接于所述第三加工面,且所述第三流道槽和所述第四流道槽相互配合以围成所述二级流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加工面和所述第二加工面均平行于所述流道的中轴线所确定的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加工面和所述第二加工面贴合所形成的焊接面与所述平面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突破了传统枪钻的加工局限,可实现弧形等复杂曲线流道的加工;能优化对转角及相交的角度设计,实现圆滑过渡,有效减少剪切力,保护如长波纤等树脂的内部结构;且成形出的分流板取消了堵头,避免了配合缝隙导致的换色不良,进而增强加工时对流道表面的光洁度的可控性,减少粘料的可能,大大提升产品良率;另外,可根据产品进胶点位的确定,设计最优的流道,以实现流道的平衡和达到最少的压力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实例的分流板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2是沿图1中A-A横截面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分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分流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分流板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03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米加工用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废弃玻璃高安全型击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