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构改进的重锤式电流起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9080.5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1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天银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1/02 | 分类号: | H02P1/0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改进 重锤 电流 起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压缩机电机起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重锤式电流起动器。
背景技术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应用于制冷压缩机电机的重锤式电流起动器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授权公告号CN2733039Y推荐的“一种R600aZ质制冷压缩机用全封闭重锤启动器”,该专利方案通过增设一密封绝缘塑料壳起到防止动、静触点之间产生的电火花外泄的作用,也就是说将电火花密封在密封绝缘塑料外壳内,提高了制冷压缩机的安全性。更为典型的如授权公告号CN202906801U提供的“一种密封性能改进的重锤起动器”,该专利方案与先有技术相比客观上能兑现其说明书第0010段记载的技术效果,但是纵观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24至0029段不难发现存在以下缺憾:由于在制冷压缩机电机起动的瞬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浪涌电流,而浪涌电流会对整个电源供电电路产生干扰并且还会对重锤式电流起动器的工作寿命以及工作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该专利方案未给出得以消除该技术问题的启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抑制制冷压缩机电机在起动的瞬间产生的浪涌电流而藉以提高电源供电的抗干扰能力并且提高起动器的工作寿命和可靠性、有利于与制冷压缩机电机的运行电容器以及起动电容器实现电气连接而藉以提高制冷压缩机电机的效能的结构改进的重锤式电流起动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结构改进的重锤式电流起动器,包括一基座,该基座具有一基座腔,在该基座腔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贯穿基座腔的基座腔底壁的衔铁让位孔,在基座的前侧左端开设有一双联插片插脚槽,该双联插片插脚槽自基座的上表面贯通至底面,在基座的前侧右端开设有一第一插脚臂嵌槽,在基座的右侧前端开设有一第一插脚腔,该第一插脚腔与所述的第一插脚臂嵌槽相通并且与第一插脚臂嵌槽形成L字形的位置关系,在基座的右侧并且在对应于第一插脚腔的后方的位置开设有一第二插脚腔,在基座的后侧开设有一第一静触片脚让位槽和一第二静触片脚让位槽,第一静触片脚让位槽位于第二静触片脚让位槽的右方;一双联插片,该双联插片在对应于所述双联插片插脚槽的位置插固在所述基座上;一第一插脚,该第一插脚插嵌在所述第一插脚腔内,在该第一插脚的基部延伸有一第一插脚臂,该第一插脚臂与第一插脚形成L字形的关系,并且该第一插脚臂嵌置在所述的第一插脚臂嵌槽内;一第二插脚,该第二插脚嵌置在所述的第二插脚腔内,在该第二插脚的基部形成有一第一静触片,在该第一静触片的前端朝向下的一侧结合有一第一静触点,而第一静触片的后端在对应于所述第一静触片脚让位槽的位置探出所述基座的后侧面;一设置在基座上的第二静触片,该第二静触片与所述的第一静触片并行,在该第二静触片的前端朝向下的一侧结合有一第二静触点,而第二静触片的后端在对应于所述第二静触片脚让位槽的位置探出所述基座的后侧面;一动触头机构和一线圈,动触头机构在对应于所述衔铁让位孔的位置设置在基座上并且同时与所述第一静触点以及第二静触点的下方相对应,线圈绕设在线圈骨架上,该线圈骨架位于所述基座的底部并且与所述衔铁让位孔相对应,线圈的线圈第一引出端与所述双联插片连接,而线圈的线圈第二引出端与所述第一插脚臂连接,所述的动触头机构与线圈骨架的线圈骨架中心孔相配合;一盖板,该盖板与所述基座盖配并且对所述的基座腔蔽护;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和一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接线脚,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第一引出脚与所述双联插片电气连接,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第二引出脚与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接线脚电气连接,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接线脚插嵌在所述基座的左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基座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插脚腔与第二插脚腔之间的位置开设有一基座第一铆钉过孔,而在对应于所述第二插脚让位槽的左侧的位置开设有一基座第二铆钉过孔,在所述的盖板上并且在对应于基座第一铆钉过孔的位置开设有一盖板第一铆钉过孔,而在对应于基座第二铆钉过孔的位置开设有一盖板第二铆钉过孔,由第一铆钉在对应于盖板第一铆钉过孔以及基座第一铆钉过孔的位置将盖板的右端与基座铆固,同时由第二铆钉在对应于盖板第二铆钉过孔以及基座第二铆钉过孔的位置将盖板的左端与基座铆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天银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天银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90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