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头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8118.7 | 申请日: | 2016-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9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霍柱东;王天喜;彭国锋;潘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64 |
代理公司: | 深圳华奇信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4328 | 代理人: | 曲卫涛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头 连接器 | ||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4月22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620351599.8,发明名称为“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与连接器组件”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组件,又被称为电路连接器,是用于将一个回路上的两个导体桥接起来,使得电流或者讯号可以从一个导体流向另一个导体的导体设备。其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气线路中,起着连接或断开电流或者信号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器组件分为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插座连接器一般装配在印刷电路板上,插头连接器装配在线端,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接合时,印刷电路板与线端接通。但是实际使用的过情况中,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容易出现斜插或反插等误插的情形,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斜插会造成插座连接器或插头连接器的端子与对方的金属外壳接通的情况,出现短接,影响电连接器组件的传输。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反插的话会导致信号不通,在插拔的时候还可能会因用力过大而导致连接器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误插的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包括第一基部和第一舌板;第一导电端子组,设置于所述第一舌板一侧;第二绝缘本体,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包括第二基部和第二舌板,第二舌板宽度小于第二基部宽度;第二导电端子组,设置于所述第二舌板一侧;第一绝缘本体和第二绝缘本体固定在一起;第一舌板两侧分别向上向下延伸设有一对第一凸台和一对第二凸台,第二舌板一侧延伸设置有止挡块,第二舌板和止挡块收容于所述一对第二凸台之间;插头金属外壳,固定于第一绝缘本体和第二绝缘本体。
其中,第一舌板的宽度等于第二舌板加上所述止挡块的宽度。
其中,第二基部抵接于第二凸台的后端。
其中,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上设有至少一卡扣柱,所述第二绝缘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与所述卡扣柱配合的扣合孔,所述卡扣柱卡扣入所述扣合孔中,将第一绝缘本体与第二绝缘本体固定一体。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与第二导电端子组中分别包括多个高速信号端子,第一基部与第二基部分别在高速信号端子处形成有贯穿第一基部与第二基部的避位孔。
其中,插头金属外壳包括一本体和自本体两侧延伸的延伸部,所述本体用于收容第一绝缘本体和第二绝缘本体,延伸部延伸至第二凸台外侧。
其中,第二舌板两侧分别延伸有凸块,第一舌板上设置有与该凸块配合的凹孔,所述凹孔贯穿第二舌板。
其中,止挡块的宽度为0.4毫米-0.6毫米。
其中,第一凸台与第一舌板的结合处与第二凸台与第一舌板的结合处分别设有凹孔,第二舌板两侧沿与所述第二舌板平行的方向分别延伸有一凸块,所述凸块与第一舌板上的凹孔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上设置凸台和止挡块,且止挡块设于其中一凸台内侧,使得插头连接器只能在正确的插入方向才能插进对插的插座连接器中,有效避免了误插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实施方式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本体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实施方式中第二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实施方式中第二绝缘本体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配合前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81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