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老化储存柜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8000.4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4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郭鹏亮;彭驭风;聂佳;李忠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老化 储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老化用的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储能技术、电动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锂离子电池的大规模应用,而安全问题一直是贯穿锂离子电池的制造以及使用过程之中,其中电池在出厂之前需要进行老化步骤,为提升老化效率,通常是将多个电池密集摆放后集中进行老化,电池之间通过绝缘部件隔开,现有技术中主要采取在极耳上套接绝缘套的方式进行保护,然而这种方法仍然存在绝缘套脱落后极耳触碰起火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电池的堆放较为密集,电池与空气的面积小,将会对电池的老化效果造成不利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老化储存柜,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安全隐患且老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池老化储存柜,电池的一端伸出有极耳,包括柜体,柜体内设有存放电池的腔体,腔体内沿水平方向并列设有若干下定位槽,下定位槽的上方对应设有若干绝缘的上定位槽,每一对应的上、下定位槽之间形成卡持固定电池的隔间,其中上定位槽的深度不小于极耳的高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上定位槽包括平行固定在柜体上的绝缘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上定位槽包括开口朝下设置的绝缘U型管,绝缘板固定在绝缘U型管的两侧管壁之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绝缘U型管包括具有喷塑层的U型管。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绝缘板包括纤维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下定位槽包括开口朝上设置的U型管。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隔间的两侧设有绝缘挡条。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电池竖直放置,底部卡入下定位槽之内,顶部卡入对应的上定位槽内,且极耳完全包含在上定位槽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腔体内沿竖直方向设有多组上定位槽与下定位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柜体上沿竖直方向设有多层支撑横杆,支撑横杆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固定有下定位槽与上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极耳完全包含在绝缘的上定位槽内,减少电池与外部导电部件导通的可能性,避免极耳发生触碰起火,从而可以消除安全隐患,提高电池在老化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同时由于电池之间通过定位槽的槽壁隔开,电池表面可与空气充分接触,有助于保证老化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A向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向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
参照图1、图2,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与侧视图,本实用新型所适用的电池400为薄片电池,电池的顶端伸出有极耳410,该极耳作为导通电流的部件,同时也是老化过程中容易产生触碰起火的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80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