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甘蔗收割机的甘蔗切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7591.3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5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戈平;招应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丽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5/10 | 分类号: | A01D45/10;A01D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26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蔗 收割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甘蔗收割机的甘蔗切尾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较大的产糖国之一,甘蔗产量超过千万吨,涉及甘蔗种植人口达2000多万人,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中国-东盟(10+1)自由贸易区后,食糖进口关税比较低,蔗糖业将直接受到国际上的产糖大国冲击,我国制糖业的国际竞争力面临到严峻的挑战。造成蔗糖业国际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因素是我国产糖区的甘蔗生产机械化程度极度低下,特别是甘蔗收割机械,在产蔗区的平均普及率尚未达到1%,全靠几十万蔗农的汗水劳作,而现世界上的产糖大国,如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的甘蔗生产机械化程度,特别是甘蔗收割砍伐机械化程度已达到75%以上,我国也曾花巨资从国外引进了一些甘蔗收割机械,但因进口甘蔗收割机在进行作业时,由于我国甘蔗产地的地理条件及自然环境不同,至今尚无法正常投入使用。今年来,国内的一些企业也发力研制适应我国国情的甘蔗收割机,但多为“洋为中用”,在技术上与国外机型同质化,没有根本上的突破,尽管历时多年而没有得到推广和应用。
传统的(包括国外的)甘蔗收割机负责切割甘蔗尾部的机构都是固定式结构,有些只有简单的高低调节功能,但实际情况是,不同蔗区的甘蔗生长状态不一样,甘蔗杆东歪西倒,长短不一,甘蔗被扶起后甘蔗尾部不能以平行的状态供给切刀切断,这种传统结构的切尾机构难以适应甘蔗杆体的造形情况,导致切尾效果差,经常出现很多甘蔗没有被切尾而进入剥叶工序,导致剥叶时堵塞,有些又会过多切掉尾部,浪费甘蔗杆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灵活调节多种角度、高度的甘蔗收割机切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甘蔗收割机的甘蔗切尾装置,包括有升降机构、前后伸缩调整机构、刀架垂直角度调整机构、刀架臂和刀架横向角度调整机构,前后伸缩调整机构安装在升降机构上,刀架垂直角度调整机构设置在前后伸缩调整机构上,刀架垂直角度调整机构与刀架臂之间设有刀架横向角度调整机构,刀架臂的外端设有甘蔗尾切断总成。
升降机构由高度调节转动轴、高度调节电动机和剪切器吊臂构成,高度调节转动轴横向安装在机架上,并与高度调节电动机连接,高度调节转动轴上安装有剪切器吊臂。
前后伸缩调整机构由固定臂、伸缩臂和切尾伸缩油缸构成,伸缩臂插进固定臂内,固定臂安装在剪切器吊臂的外端上,切尾伸缩油缸缸体的末端与固定臂连接,活塞杆与伸缩臂连接,
刀架垂直角度调整机构由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构成,两吊耳相互贴合在一起,第一吊耳设于伸缩臂上,第二吊耳上设有一个或以上的第一同心调节槽,第一同心调节槽上穿接有第一螺钉,第一螺钉旋紧在第一吊耳上,刀架臂设于第二吊耳上。
刀架横向角度调整机构由第二吊耳和刀架臂构成,在第二吊耳上设有多条第二同心调节槽,第二螺钉穿过第二同心调节槽,并旋紧在刀架臂上。
甘蔗尾切断总成结构如下,在刀轴上从上至下依次穿接排杂叶轮、排杂导流罩、刀片护架、切尾旋转刀架,其中排杂叶轮和切尾旋转刀架同步转动,切尾刀片安装在切尾旋转刀架上,在切尾旋转刀架上安装切尾刀片,排杂导流罩设于排杂叶轮的背后,并半罩住排杂叶轮,排杂导流罩开口朝甘蔗收获机的外侧,切尾刀片和切尾旋转刀架置于刀片护架内,刀片护架的前方设有供甘蔗进入的导切开口。
采用本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甘蔗切尾理想,本装置可进行高低升降调节,前后调节,倾角调节以及行距调节,灵活多变,非常好地适应不同高度和生长情况的甘蔗切尾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甘蔗收割机的甘蔗切尾装置的立体结构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甘蔗收割机的甘蔗切尾装置的侧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甘蔗收割机的甘蔗切尾装置调节一定的高度、往前推进一定距离
和调节了垂直角度后的侧视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甘蔗收割机的甘蔗切尾装置的立体结构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甘蔗收割机的甘蔗切尾装置的上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丽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丽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75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由转换体位的产床
- 下一篇:起搏器手术头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