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间除尘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47412.6 | 申请日: | 2016-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4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绍康;王霞;吴清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盛园恒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盛德大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33 | 代理人: | 贾振勇 |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间 除尘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间环保设备,特别是一种车间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产生各种粉尘,例如在打磨、抛光车间内,随着加工处理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若不及时处理(如吸附或过滤),将会危害人体健康及外界环境造成不容小觑的伤害或危险。
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大量粉末弥漫在车间的大气中,对环境中工作的操作人员造成的身体损害,操作人员会吸入大量的粉尘到肺部,容易引起肺部组织发生纤维化病变,肺部组织逐渐硬化,发生尘肺病,另外还容易对其他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如包括上呼吸道炎症、肺炎、以及其他职业性肺部疾病等。
另外,在工业生产的车间内,例如,金属打磨车间,在打磨抛光金属制品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粉末,这些金属粉末如果落到机器的转动部件上,会加速转动部件的磨损,降低机器工作的精度和寿命,更为重要的是,平时若不进行及时的清理,常年累月积累的话,就会越来越多,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以后,极易因明火或静电而引燃发生爆炸危险。
然而,若采用传统的除尘设备长期以开启状态进行除尘,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除尘系统较高的功耗会增大能耗和生产成本,另外,除尘系统自身在工作时(尤其是满负荷状态下)所产生的噪音和震动也比较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既能够有效、有针对性地清除车间内粉尘(尤其是金属粉尘)、又能够兼顾能耗、避 免资源浪费的车间除尘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间除尘系统,包括设置于操作车间内的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设置有进气风道和排气风道,所述排气风道连接有引风机,所述进气风道的进气口设置有粉尘传感器,所述引风机还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粉尘传感器测得的当前工况信息,并根据所述当前工况信息调整所述引风机的功率;
所述进气风道与排气风道之间设置有除尘仓,所述除尘仓内设置有液相过滤层和带孔隔膜层,所述进气风道的出气口浸没于液相过滤层中,所述带孔隔膜层设置于液相过滤层的上方,所述排气风道设置于带孔隔膜层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液相过滤层内还设置有若干个导流隔板,各导流隔板均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导流隔板具有供液体或气体沿竖直方向流动的开口部位,相邻两个导流隔板的开口部位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进气风道的出口设置于液相过滤层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液相过滤层设置于除尘仓的底部,所述带孔隔膜层设置于除尘仓的中部,所述排气风道设置于除尘仓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带孔隔膜层内设置有若干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的直径为0.02微米~2微米。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设置粉尘传感器和控制器,实时监测并反馈车间内的粉尘含量或占比的数据,根据实时的工况信息自动调节引风机的功率,即能够在粉尘含量超标的情况下及时地加大功率进行吸附和除尘,也能够在粉尘含量合格的情况下降低能耗,从而避免了能源的浪费,也降低了除尘系统因工人疏忽而忘记开启的情况,具 有工作更加可靠的有益效果;与此同时,结合车间内粉尘的组分构成情况,通过液相的除尘方式与物理过滤除尘方式相结合,更有利于将车间内常见的金属粉末安全、有效的进行去除,有效防止金属粉末在除尘设备内因高浓度或高温而引发爆炸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进气风道—1;排气风道—2;引风机—3;粉尘传感器—4;控制器—5;除尘仓—6;液相过滤层—7;带孔隔膜层—8;导流隔板—9;开口部位—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盛园恒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烟台盛园恒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74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榫卯结构的菱形积木及其加工用夹具
- 下一篇:积木模块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