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关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多功能一体式检验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7285.X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9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童壮根;汤成怀;朱旭晨;王慧锋;宋勐翔;朱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B17/02 | 分类号: | G01B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31127 | 代理人: | 吴玮,李美立 |
地址: | 2003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关 压力容器 压力 管道 多功能 体式 检验 终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仪器仪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有关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多功能一体式检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按照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的要求,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检验。这种检验包括由检验机构进行的定期检验以及使用单位自行进行的巡检和年度检查,其检验内容在相应的规范里面都有明确的要求,而壁厚测定是众多要求里面最常用最基本的一个。一直以来,这种检验的基本方式是检验人员事先做好记录表格,然后打印成纸质记录,拿到现场,依据图纸和现场人员的记忆经验找到相应设备,进行相关检验,应用相关设备进行检测,然后在事先打印的纸质记录上填写检验结果,现场结束之后根据检验要求整理记录,出具报告。
现有的检验技术里面,从获取设备资料、摘录信息、现场检测、记录结果都是分散的,壁厚检测由测厚仪测定,然后记录到相应的记录里面。这种方式获取设备资料摘录信息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效率低,纸质记录现场操作不便,受天气等环境影响较大,易污损,测厚数据需要一边测一边记录,一般需要2人配合完成,效率低下而且易出错。
现有的测厚仪,有的已经具备数据记录功能,能将测定的数据暂时存储在相应的测厚仪模块里,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现场的记录工作,但是回到办公室以后仍然需要把数据记载到相应的位置。如果准备工作不充分,那么有可能存在数据与位置对应出现问题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关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多功能一体式检验终端设备,通过该检验终端的读写模块可以在现场获取设备信息,通过设备内预先开发的软件,生成设备对应的相关检验记录格式,然后在检验记录格式内记录现场的检验情况,测厚数据也通过测厚模块直接将数据记录在对应记录位置。通过该一体式检验终端,检验人员可快速获取设备信息、方便记录现场检验结果,提高检验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本设备的特点是终端由3个模块组成,分别是应用软件模块、自动识别模块和测厚模块,通过应用软件模块将自动识别模块和测厚模块进行有机的结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有关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多功能一体式检验终端设备,包括壳体、电路板及电路板上的电路模块和计算机应用软件工具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设备由控制模块的输出信号端上与射频发射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射频发射模块的输出信号端上设有与天线连接的输入信号端,控制模块的输入信号端与射频接收模块输出信号端相连接,射频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上设有与天线模块连接的输出信号端,控制模块的另一输出端与超声波发射模块的输入信号端连接,超声发射模块的输出信号端与超神波探头的输入信号端连接,超声波探头的输出信号端与超声波接收模块的输入信号端连接,超声波接收模块的输出信号端与控制模块的另一输入端相连接组成;所述的测厚模块由声波发射模块的发射电路、超声波接受模块的接收电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整形电路、计时电路及元件构成;所述的自动识别模块由射频发射模块电路的锁相环电路、混频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射频接收模块电路的滤波电路、混频电路、放大电路构成;所述的放大电路由电阻R7的一端上接有三个并列的方波信号,电阻R7的另一端串联连接电杆L3和电容C4,电容C4另一端与电阻R6和电阻R4一端相接,在电容C4和电阻R6之间接有电容C5,在电阻R4另一端上接有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和两极管VD1的正极相接,两极管VD1的负极与两极管VD2的正极相接,两极管VD2的负极与三极管VT3基极和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接,三极管VT1的基极上接有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容C4和电容C5之间的凑头端相接,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电阻R6的一端相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电阻R2相接,电阻R2另一端串联连接负载电阻R’2,负载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3的发射极,三极管VT3的基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VT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并接地,在电阻R2和负载电阻R’2之间凑头一线串联连接电杆L1,和电容C1,电容C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VT3和VT1的集电极相连,在电杆L1上设有相对应的应答器,在电杆L1和电容C1之间凑头一线连接接收模块的信号端,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连接电容C3一端,并与电源相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72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