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机教学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6558.9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3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靳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靳延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3211 | 代理人: | 王庭辉 |
地址: | 041400 山西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机 教学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课堂教学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机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电磁场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中学的物理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电磁难以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因此都是通过教学仪器来进行演示,而电动机教学模型就是其中之一。现有的电动机教学模型中的磁体都是由专业厂家生产的成品,无法拆装,学生不能通过自己动手组装,影响学习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供学生自己动手组装的电动机教学模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机教学模型,包括基板、转子、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设有一对金属支座和一对接线柱,即前支座和后支座,所述一对接线柱分别与前支座和后支座电连接,所述转子包括线圈架和转子线圈,所述线圈架为圆柱状的塑料构件,所述转子的中部设有径向贯通的槽状容腔,所述槽状容腔的中心设有径向的柱体构成绕线柱,所述转子线圈处于槽状容腔中并绕在绕线柱上,所述转子线圈的两端分别从所述转子两端的中心穿出构成转轴,所述转子设置在前支座和后支座之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前支座和后支座上, 所述磁体固定在基板上,所述转子处于永磁体磁场中。
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学生可以自己动手绕制,并与基板、磁体等组装成完整电动机模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板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子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转子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如图1所示,电动机教学模型包括基板1、转子2、磁体3,所述基板1可以是自认为合适的形状,一般为规则形状,本具体实施例中为矩形体,基板1可选用塑料材质制成。在所述基板1上表面长度方向的前后两端设有一对支座,即前支座4和后支座5,采用金属板折成L形构成。所述基板1上还设有一对接线柱6,一对接线柱6分别直接固定在前支座4和后支座5上形成电连接。所述转子2包括线圈架201和转子线圈202,所述线圈架201为圆柱状的塑料构件,所述转子2的中部设有径向贯通的槽状容腔,所述槽状容腔的中心设有径向的柱体构成绕线柱,所述转子线圈202处于槽状容腔中并绕在绕线柱上,所述转子线圈202的两端分别从所述转子2两端的中心穿出构成转轴,所述转子2设置在前支座4和后支座5之间,前支座4和后支座5的顶部设有缺口,所述转轴搁在所述缺口中可转动地设置在前支座4和后支座5上,所述磁体3固定在基板1上,所述转子2处于永磁体3磁场中。
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磁体3为U形永磁体3,如图2所示,所述基板1上对应转子2的两侧设有形状与U形永磁体3两端截面相适配的凹腔构成插腔7,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插腔7由设置基板1上的竖直围板圈围而成。所述U形永磁体3两端插设在插腔7中而设置在基板1上,所述转子2处于所述U形永磁体3开口中。
为了方便组装,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所述线圈架201由两侧的端板2021和中间的转子体组成,所述转子体由两块外侧面为圆柱面、内侧面为平面的侧板2022、连接块2023和一对圆形端板2021组成,端板2021直径与侧板2022的外侧面柱面直径相同,所述连接块2023处于所述两块侧板2022的中间,两端分别与侧板2022连成一体,连接块2023可以是矩形体或圆柱体,两块侧板2022形状相同,对称设置,转子线圈202绕在连接块2023构成的绕线柱上,然后将所述一对圆形端板2021分别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侧板2022的两端使整体呈圆柱体形,圆形端板2021中心设有通孔,转子线圈202的两端从通孔中穿出。端板2021与侧板2022的两端的连接结构可以由不同结构,本实施例中,侧板2022的两端面上设有盲孔2024,所述端板2021与盲孔2024对应的位置设有突出的插销2025,插销2025与盲孔2024配合构成插接的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例2:如图5所示,本电动机教学模型中,所述磁体3除了是U形,还可以是两块方形永磁体3,所述基板1上对应转子2的两侧设有形状与方形永磁体3端部截面相适配的凹腔构成插腔7,所述两块方形永磁体3分别插设在转子2两侧的插腔7中而设置在基板1上,所述转子2处于所述两块方形永磁体3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靳延,未经靳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65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