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箱型式平衡梁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6438.9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1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戴向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鼎卓岩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式 平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的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箱型式平衡梁。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在工程施工中,当基坑为大型基坑,需要在基坑内部进行支撑,以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目前,基坑内支撑工法主要包括混凝土支撑、传统钢支撑、鱼腹梁型钢支撑。
其中,混凝土支撑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混凝土支撑拆除/建筑垃圾等造成的资源浪费;(2)由于混凝土支撑绑钢筋、架模板、浇筑养护、拆模、拆除,从而导致施工速度慢;(3)缺乏大跨度结构,混凝土支撑土方开挖空间有限,进而导致地下结构施工空间狭窄。
所述传统钢支撑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传统钢支撑是非标准件现场进行焊接圆形截面,其工伤率高、安全度差;(2)地下结构施工空间狭窄。
所述鱼腹梁型钢支撑核心构件少,鱼腹梁跨度不大而且抗力分布不均衡,附加力多。同时,基坑的短边只能设置一跨鱼腹梁,且沿着基坑周边需要架设一圈立柱桩以及托梁。此外,需要整体支撑平面完成之后才开挖,浪费了主体结构的施工工期。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型式平衡梁,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型式平衡梁,其包括:第一直线型型钢和第二直线型型钢;
所述第一直线型型钢包括第一型钢本体以及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型钢本体具有收容钢绞线的第一收容腔,所述第一收容腔沿所述第一直线型型钢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直线型型钢包括第二型钢本体以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型钢本体具有收容钢绞线的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二收容腔沿所述第二直线型型钢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安装部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安装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箱型式平衡梁的改进,所述第一安装部直接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安装连接时,所述箱型式平衡梁为两组对称式结构,所述第一直线型型钢与所述第二直线型型钢结构对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箱型式平衡梁的改进,所述箱型式平衡梁为两组对称式结构时,所述第一直线型型钢和第二直线型型钢中的任一个具有四个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收容腔,四个收容腔的截面形状为“田”字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箱型式平衡梁的改进,所述箱型式平衡梁为两组对称式结构时,所述箱型式平衡梁还具有锚固件,所述锚固件上具有呈正六边形布置的穿越单根钢绞线的多组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箱型式平衡梁的改进,所述第一安装部间接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安装连接,所述箱型式平衡梁为三组式结构,所述第一安装部通过连接型钢间接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安装连接,所述第一直线型型钢与所述第二直线型型钢结构对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箱型式平衡梁的改进,所述箱型式平衡梁为三组式结构时,所述第一直线型型钢和第二直线型型钢中的任一个具有两个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收容腔,两个收容腔的截面形状为“日”字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箱型式平衡梁的改进,所述第一直线型型钢和第二直线型型钢的材质为Q345,长度为1m到10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装式、可回收、智能化的箱型式平衡梁,其具有节能环保、显著提高施工速度、预留施工空间大、降低内支撑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箱型式平衡梁为两组对称式结构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箱型式平衡梁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箱型式平衡梁为三组式结构时的截面图;
图4为图3中第一直线型型钢和第二直线型型钢的立体示意图,此时,第一直线型型钢和第二直线型型钢结构对称;
图5为图3中连接型钢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箱型式平衡梁与其他连接构件在角撑位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箱型式平衡梁与其他连接构件在对撑位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鼎卓岩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鼎卓岩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64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媒体转码调度装置
- 下一篇:婴儿装(小鱼儿爬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