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电动车无线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5588.8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5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嘉熙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J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电动车 无线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动车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辆,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第一辆电动车于1834年制造出来,它是由直流电机驱动的,时至今日,电动车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类型也多种多样,现有的电动车充电方式主要是通过电源线连接固定电源和电动车电瓶来为其充电,但是电动车的电瓶电量有限,特别是使用的越久越不经用,由于上班路程远或是忘记充电等原因,在路上经常有电动车没电的情况发生,给人们带来不便,但现有的电动车充电方式很难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的现有的电动车充电方式主要是通过电源线连接固定电源和电动车电瓶来为其充电,地点限制大的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动车无线充电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动车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器本体,所述充电器本体的表面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充电器本体的顶部设有天线座,所述天线座与发射天线活动连接,所述发射天线的一侧设置有接收天线,所述接收天线的充电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的一侧设置有振荡器,所述振荡器的一侧设置有功率放大器,所述功率放大器的底部设置有滤波器,所述滤波器的一侧设置有充电电端整流器,所述充电电端整流器的一侧设置有电压电流控制器,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电量显示屏,所述电量显示屏的底部设置有控制按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分别与发射天线、接收天线、控制面板、振荡器、功率放大器、滤波器、充电电端整流器、电压电流控制器和电量显示屏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电器本体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孔,所述充电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发射天线分别与接收天线以及电瓶上的信号接收装置信号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电器本体的形状为圆柱体。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便携式电动车无线充电装置,利用电波共振发射接收能量的技术,代替了传统的电瓶车充电方式,不仅方便携带,而且可以在路上变行走边充电,使电动车主免受路上没电的苦恼,整个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动车无线充电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电动车充电方式主要是通过电源线连接固定电源和电动车电瓶来为其充电,地点限制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示意图;
图中:1、充电器本体;2、充电接口;3、发射天线;4、接收天线;5、控制面板;6、电源;7、振荡器;8、功率放大器;9、滤波器;10、充电电端整流器;11、电压电流控制器;12、底座;13、散热孔;14、电量显示屏;15、控制按钮;16、天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动车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充电器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充电接口2,充电接口2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5,充电器本体1的顶部设有天线座16,天线座16与发射天线3活动连接,发射天线3的一侧设置有接收天线4,接收天线4的充电器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电源6,电源6的一侧设置有振荡器7,振荡器7的一侧设置有功率放大器8,功率放大器8的底部设置有滤波器9,滤波器9的一侧设置有充电电端整流器10,充电电端整流器10的一侧设置有电压电流控制器11,控制面板5上设置有电量显示屏14,电量显示屏14的底部设置有控制按钮15。
电源6分别与发射天线3、接收天线4、控制面板5、振荡器7、功率放大器8、滤波器9、充电电端整流器10、电压电流控制器11和电量显示屏14电性连接,便于各部件通过电源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嘉熙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嘉熙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55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