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指纹启动屛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5129.X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3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孙从贵;康冬平;杭霖生;陆继忠;王桂华;王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赛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H5/20 | 分类号: | B62H5/20;B62J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24005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指纹 启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车指纹启动屛。
背景技术
随着代步工具的发展,我国居民的电动车拥有量逐年猛增,电动车轻便快捷环保,而且节省资金,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电动车钥匙是电动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电动车钥匙的设计也越来越多,例如可以通过钥匙远距离锁定电动车,但是这种模式都需要驾驶员将钥匙携带在身上才能实现,一旦没有带包或是换了衣服,非常容易导致忘记钥匙的情况发生。另外,很多家庭中不止拥有一辆电动车,针对这样的情况,车主的电动车钥匙就更加容易忘带或带错,而同时携带多个备用钥匙又十分不便,同时现有的电动对于防盗为机械防盗锁装置与电子遥控锁防盗装置两种。机械防盗锁装置存在防盗系数较低,很容易开启及损坏,而且携带不方便及笨重等不足。电子遥控防盗装置主要由发射模块与接收模块两部分组成,防盗性能及安全较机械锁防盗装置有较大提高,但其易受距离限制与空间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具有不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指纹启动屛,具备开启电动车方便快捷,不需要担心忘记带钥匙而无法启动电动车,以及防盗系数高稳定性防盗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电动车容易忘记携带钥匙无法启动电动车和传统防盗防盗系数低和具有不稳定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指纹启动屛,包括电动车仪表盘和指纹启动屏,所述电动车仪表盘设有仪表,所述仪表下方设有指纹启动屏,所述指纹启动屏垂直上方设有防护盖,所述指纹启动屏顶端设有触控盖板,所述触控盖板下方设有指纹传感器,所述指纹传感器末端连接有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末端连接有指纹识别控制元件,所述指纹识别控制元件连接有电源,所述电源设有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驱动电路连接有电机。
优选的,电动车仪表盘上设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置在指纹启动屏一侧,所述报警器与指纹识别控制元件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指纹启动屏设有指纹识别区,所述指纹识别区设置在触控盖板上。
优选的,所述指纹识别区为略低于电动车仪表盘的内凹曲面。
优选的,所述指纹启动屏设有指纹信息存储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指纹启动屏,用于启动电动车,具备开启电动车方便快捷,不需要担心忘记带钥匙而无法启动电动车,解决了传统电动车容易忘记携带钥匙无法启动电动车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指纹启动屏和报警器,偷盗者的指纹不能通过指纹启动屏,启动不了电动车,同时指纹识别控制元件会启动报警器报警,该实用新型防盗系数高,稳定性防盗解决了传统防盗防盗系数低和具有不稳定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位置示意图。
图中:1-电动车仪表盘,11-仪表,2-指纹启动屏,21-指纹识别区,22-触控盖板,23-指纹传感器,24-柔性电路板,25-指纹识别控制元件,3-防护盖,4-电源,5-驱动电路,6-电机,7-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指纹启动屛,包括电动车仪表盘1和指纹启动屏2,所述电动车仪表盘1设有仪表11,所述仪表11下方设有指纹启动屏2,所述指纹启动屏2垂直上方设有防护盖3,所述指纹启动屏2顶端设有触控盖板22,所述触控盖板22下方设有指纹传感器23,所述指纹传感器23末端连接有柔性电路板24,所述柔性电路板24末端连接有指纹识别控制元件25,所述指纹识别控制元件25连接有电源4,所述电源4设有驱动电路5和控制电路,所述驱动电路5连接有电机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赛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盐城赛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51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