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贸易集装箱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44236.0 | 申请日: | 2016-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2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 发明(设计)人: | 师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G19/62 | 分类号: | G01G19/62 |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 地址: | 723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贸易 集装箱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装箱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贸易集装箱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从箱内取出换装。
由于集装箱运输具有许多优越性,所以集装箱运输已成为运输中的主要方式。但集装箱运输中的超重、偏重、偏载已给安全运输带来很大危害。为了确保安全运输,必须要源头控制,就是对集装箱进行超偏载检测,如果不进行源头控制,一旦集装箱有超偏载,当集装箱装上货车后就造成货车“左右严重偏载”以及造成该车“前后严重偏重”(即两个转向架承受重量差过大)等现象,造成经常性的“带病”运输,甚至货车脱轨等危险事故由此发生。同样,在国际联运中由于没有相关承运前的超偏载检测装置,虽然在码箱时肉眼能发现有偏载情况,但不能提出相关数据,就不能要求委托人进行开箱检查或拒绝承运,从而不能及时消除隐患来保证安全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贸易集装箱检测装置,用来解决现有大多数检测装置不能对贸易集装箱进行偏载检测和超重检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贸易集装箱检测装置,包括矩形底板,所述底板上均匀分布设有若干传力机构,所述传力机构上端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的四个角落设有检测柱,所述检测柱设有刻度,所述检测柱的下端的刻度为零,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均匀分布设有若干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连接有置箱板,所述置箱板位于四个检测柱之间,所述置箱板上表面的四周设有挡板,所述传力机构下端连接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电连接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显示屏,所述单片机连接有电源和控制开关,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有两个平行的通槽,所述通槽与底板的短边平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在需要对贸易集装箱进行检测的时候,首先用吊车或其他起吊设备将贸易集装箱检测装置吊到所需的位置,起吊的时候,吊带穿过通槽,打开控制开关,将贸易集装箱用起吊设备吊到置箱板上,位于挡板内,传力机构将重量传输到重力传感器上,重力传感器将信号传输到单片机,单片机将信号进行处理传输到显示屏上,然后可以读出记下集装箱的重量,从而检验其是否超重,通过读出四个检测柱上的刻度,比较刻度的关系,判断是否偏载;超重和偏载的贸易集装箱则不能够装车。这样的设计,可以对贸易集装箱进行超重检测和偏载检测。
进一步限定,所述检测柱的横截面为扇形,所述扇形的弧度为π/2,这样的设计,可以更加方便的读出检测柱上的刻度。
进一步限定,所述挡板的上表面设有水平检测仪,这样的设计,可以检测整个装置是否水平,并且根据检测情况选择位置。
进一步限定,所述置箱板的长度尺寸*宽度尺寸为12.5m*2.5m,这样的设计,可以满足大多数贸易集装箱的检测需要。
进一步限定,所述传力机构沿底板的长边设有十二排、沿短边方向设有三排,这样的设计,可以对集装箱的重量能够较为准确的检测。
进一步限定,所述弹簧沿支撑板的长边方向设有十六排、沿短边方向设有四排,这样的设计,可以能够较好的检测集装箱的偏载情况。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贸易集装箱检测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底板1、支撑板2、检测柱3、弹簧4、置箱板5、挡板6、通槽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贸易集装箱检测装置,包括矩形底板1,底板1上均匀分布设有若干传力机构,传力机构上端设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上表面的四个角落设有检测柱3,检测柱3设有刻度,检测柱3的下端的刻度为零,支撑板2上表面均匀分布设有若干弹簧4,弹簧4的上端连接有置箱板5,置箱板5位于四个检测柱3之间,置箱板5上表面的四周设有挡板6,传力机构下端连接有重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电连接有单片机,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显示屏,单片机连接有电源和控制开关,底板1的下表面设有两个平行的通槽7,通槽7与底板1的短边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理工学院,未经陕西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42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簧滚弯机中的卸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卷簧机机械手间歇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