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焦炉荒煤气上升管余热回收优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3747.0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1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力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驭腾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C10B2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经***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炉 煤气 上升 余热 回收 优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炼焦节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焦炉荒煤气上升管余热回收优化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余热资源普遍存在,特别在钢铁、化工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具有“清洁能源”特征,但回收利用率不高,尤其是焦炉荒煤气。由于荒煤气中焦油和蒸气易结焦积碳、硫化氢及水蒸气易导致设备腐蚀,且高温易燃,显热回收难度大。传统生产工艺中,荒煤气通常以能量流的形式排出,造成了荒煤气热量的白白浪费。
炼焦过程中,从炭化室经过上升管逸出的750℃-850℃荒煤气带出热量占焦炉总热量的30-36%,为了冷却这部分荒煤气,必须喷洒大量70℃-75℃循环氨水,高温荒煤气因循环氨水的大量蒸发而被冷却至82-85℃,再经初冷器冷却到20℃-38℃,荒煤气带出的热量被损失浪费。煤气在集气管冷却时所放出的热量中约有70%-80%用于蒸发氨水、9%-16%使氨水升温,而集气管的散热损失约占8-12%。所以,回收利用这部分热量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经检索已有针对焦炉荒煤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技术方案公开,如中国专利号CN 103436271 A,该申请专利涉及一种焦炉荒煤气预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换热介质循环系统和补水系统,该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焦炉荒煤气余热回收空难。而目前,荒煤气余热回收的不足之处在于:上升管换热器的材质不能避免结焦结垢,必须通过结焦清除装置进行清除,使得系统过于繁琐;检测控制系统过于简单,没有整体自控系统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焦炉荒煤气上升管余热回收优化装置。避免了上升管换热器内结焦结垢,能够充分的回收荒煤气余热,产生更多的蒸汽量,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焦炉荒煤气上升管余热回收优化装置,包括特种陶瓷制成的上升管换热器,上升管换热器通过循环泵与汽包连接;汽包与排污结构连接;汽包与汽水混合补给结构连接;汽包与给水结构连接;其中汽包内部设置有内置换热器;其中排污结构包括排污储罐;其中汽水混合补给结构包括汽水混合器;其中给水结构包括储水箱。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储水箱与除盐水箱连接,储水箱还与内置换热器连接。
其中除盐水箱与内置换热器连接。
其中储水箱与内置换热器之间还设置有给水泵。
其中汽水混合器与汽包连接。
其中汽水混合器与储水箱连接,汽水混合器还与上升管换热器连接。
其中排污储罐通过至少一种排污管道与汽包连接。
其中汽包的顶部还与用户用汽管网连接。
其中储水箱与内置换热器之间还连接有加药机。
其中排污管道为连续排污管道、事故防水管道或定排排污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特种陶瓷制成的上升管换热器不积灰积垢,避免了上升管换热器内结焦结垢的问题;同时,该装置具有排污结构、给水结构和汽水混合补给结构,且汽包内部能够产生0.5-2.0MPa的饱和蒸汽,提高了本装置自动控制的安全性;能够充分的回收荒煤气余热,产生更多的蒸汽量,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更进一步的,除盐水箱能够分别向储水箱和内置换热器提供除盐水;储水箱中的水直接供给内置换热器,水通过内置换热器后形成水汽并进入汽包,水汽在汽包中分离,汽从汽包顶部排出;给水泵能够提高水流进入内置换热器的速率,提高了换热效率。
更进一步的,汽包中逸出的汽引致汽水混合器中,并且连同储水箱中的水一同融入上升管换热器中进行换热,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更进一步的,排污管道有多种管道,能够保证将污水排出汽包内;同时汽包顶部排出的饱和蒸汽能够用于化学生产、发电、供暖或制冷等项目。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示意图。
其中,1为汽包;2为内置换热器;3为排污储罐;4为汽水混合器;5为储水箱;6为给水泵;7为循环泵;8为加药机;9为上升管换热器;10为除盐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驭腾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驭腾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37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