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脱落的耳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42614.1 | 申请日: | 2016-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6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 发明(设计)人: | 马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猎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马腾飞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落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声器材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防脱落的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是人的随身音响的象征,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地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愉悦心情。目前市面存在多种耳机类型,其中耳机固定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包括头戴式、入耳式、耳挂式等等。
但是现有的耳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问题:现有的耳机容易因为佩戴不稳而导致脱离;因为出汗的原因导致耳机滑落;或者因为拉扯耳机线而使得耳机容易被扯落。所以,人们急需一种能够稳定的固定在耳朵的耳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脱落的耳机,提高耳机佩戴在耳朵的稳定性,防止耳机脱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来实现的:一种防脱落的耳机,包括耳机线、电性连接于耳机线的按键部以及电性连接于耳机线的佩戴部,佩戴部包括耳帽和罩框,罩框设有发声单元,所述佩戴部还包括耳套,耳套设有用于抵接在耳朵对耳轮下脚的耳顶、用于抵接在耳朵耳屏的耳固以及供发声单元穿出的圆孔。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线设有束线部,束线部设有用于磁吸固定的磁铁,磁铁内设有用于充电的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罩框还设有用于支撑耳套的骨架。
进一步的,所述耳顶和耳固均设有供骨架抵接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罩框还设有用于放置发声单元的圆柱,圆柱上端设有用于卡接耳帽的凹环。
进一步的,所述骨架设有用于支撑耳顶的第一凸块;所述骨架设有用于支撑耳固的第二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耳套的材质为软胶。
进一步的,所述接口为USB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按键部表面设有软胶;按键部一端设有指示灯;按键部中端设有金属环,软胶和金属环内均设有按键。
进一步的,所述按键部内设有蓝牙模块。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抵接在耳朵对耳轮下脚的耳顶、抵接在耳朵耳屏的耳固以及抵接在耳朵耳道的耳帽,形成多点固定支撑,提高耳机佩戴在耳朵的稳定性,防止耳机脱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耳机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耳套的反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束线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按键部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按键部的反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气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耳机线;2-按键部;21-指示灯;22-金属环;23-按键;24-麦克风;3-佩戴部;31-罩框;311-发声单元;312-骨架;3121-第一凸块;3122-第二凸块;3123-第三凸块;313-第一气孔;32-耳帽;33-耳套;331-耳顶;332-耳固;333-圆孔;334-凹槽;335-第二气孔;4-束线部;41-磁铁;42-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如图1所示,一种防脱落的耳机,包括耳机线1、电性连接于耳机线1的按键部2以及电性连接于耳机线1的佩戴部3,佩戴部3包括耳帽32和罩框31,罩框31上设有发声单元311,所述佩戴部3还设有耳套33,耳套33包括用于抵接在耳朵对耳轮下脚的耳顶331、用于抵接在耳朵耳屏的耳固332、供发声单元311穿出的圆孔333。通过抵接在耳朵对耳轮下脚的耳顶331、抵接在耳朵耳屏的耳固332以及抵接在耳朵耳道的耳帽32,形成多点固定支撑,提高耳机佩戴在耳朵的稳定性,防止耳机脱落的问题。
本实施例所述耳套33的轮廓外形类似于耳朵的轮廓形状,使得耳机的佩戴部3贴合地佩戴在使用者耳朵外,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猎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猎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26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