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地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2433.9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1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曲强;吴志友;张广远;刘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陈文香,黄健 |
地址: | 116052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地 检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接地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接地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机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电缆老化、振动摩擦等原因造成主电路中部分电路或全部电路发生接地故障,严重时会造成机车运行期间烧毁现象。为避免发生该种情况,在机车上设置接地检测电路,用于在检测出主电路中发生接地故障的部分时,对故障部分进行隔离,从而对主电路进行保护。
通常情况下,接地检测电路包括继电器、电阻等大量元器件,通过一个大阻值的电阻将接地检测电路与主电路连接在一起。检测电路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对主电路进行检测。
上述接地检测电路包括大量的元器件,电路结构复杂、成本高且维护难度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地检测电路,采用结构简单的偏置式电阻分压接地检测电路对主电路进行接地检测,降低电路复杂度的同时,降低电路维护难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接地检测电路,包括:并联连接的斩波电路、中间直流回路与逆变器电路,以及电压传感器和处理芯片,其中,
所述中间直流回路包括并联连接的偏置式分压电阻检测电路和电容;
所述偏置式分压电阻检测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电压传感器并联,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的连接点接地;
所述电压传感器远离所述连接点的一端与所述处理芯片连接;
所述斩波电路包括制动电阻、串联连接的上斩波管与下斩波管,所述制动电阻与所述下斩波管并联,所述上斩波管与所述中间直流回路的正极连接,所述下斩波管与所述中间直流回路的负极连接;
未发生接地故障时,所述第三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基准电压的差值满足预设阈值,所述基准电压为所述中间直流回路的电压的三分之一。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的阻值相同。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逆变器电路包括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的每个相位的桥臂连接一个上开关管与一个下开关管,所述上开关管与所述中间直流回路的正极连接,所述下开关管与所述中间直流回路的负极连接。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芯片通过牵引控制单元与所述电压传感器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接地检测电路,接地检测电路包括并联连接的斩波电路、中间直流回路与逆变器电路,以及电压传感器和处理芯片,中间直流回路包括并联连接的偏置式分压电阻检测电路和电容;偏置式分压电阻检测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第三电阻与电压传感器并联,第三电阻与第二电阻的连接点接地;电压传感器远离连接点的一端与处理芯片连接;斩波电路包括制动电阻、串联连接的上斩波管与下斩波管,制动电阻与下斩波管并联,上斩波管与中间直流回路的正极连接,下斩波管与中间直流回路的负极连接,未发生接地故障时,第三电阻两端的电压约为中间直流回路的电压的三分之一,当发生接地故障时,第三电阻两端的电压将会发生变化,电压传感器读取第三电阻两端的电压并发送给处理芯片,由处理芯片根据第三电阻两端的电压,确定发生接地故障的位置。该电路中,采用结构简单的偏置式电阻分压接地检测电路对主电路进行接地检测,降低电路复杂度的同时,降低电路维护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接地检测电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接地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接地检测电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以下内容为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24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