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明雨伞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1566.4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2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蒲天村;钟月萍;余俊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5B25/00 | 分类号: | A45B25/00;A45B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9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雨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雨伞。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雨伞是不可或缺的,但传统的雨伞在夜晚或暗处使用时,因需同时手持手电筒等照明设备,会导致双手都被占用,如需提拿其它物品,会显得十分不便。因此在下雨天的晚上,人们的出行以及安全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可调式照明雨伞的设计既能遮风挡雨又能照明,则解决了这种不便。
通过国内调研发现,市场上的照明雨伞的照明装置多设置在手柄底部,通过伞柄上的开关控制照明装置。这样的设置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以下问题:照明装置完全置于手柄内部,使用寿命不长;照明:照明装置不能转动,照明的视线范围狭窄,可见范围小;照明装置不可以取下单独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照明雨伞,以解决现有照明雨伞的照明的视线范围狭窄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明雨伞,包括伞杆,以及通过连接柱活动连接在伞杆的底部的照明装置。照明装置与连接柱螺纹连接,连接柱与伞杆活动连接;连接柱的上端部设有呈球形的凹槽,下端部设有螺纹孔;伞杆的底部设有与凹槽形状相配合的球头。
进一步地,照明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的尾部且与螺纹孔相配合的螺纹柱,设置在壳体内侧的隔热层,设置在隔热层内侧的电池盒,设置在电池盒前端部的灯座,以及设置在灯座上的灯珠和灯罩。
进一步地,壳体的内表面上附着有若干电加热片。
进一步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防滑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照明装置通过连接柱活动连接在伞杆的底部,球头可在连接柱的凹槽内转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转动连接柱的朝向,进一步调整照明装置的照明范围。
2、照明装置与连接柱螺纹连接,在不使用雨伞时,可以将照明装置取下单独使用。
3、照明装置的壳体的内表面设有若干电加热片,在冷天下雨或下雪时,可以起到暖手的作用。
4、照明装置壳体的外表面设有防滑套,可增大摩擦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伞杆;11、球头;2、连接柱;21、凹槽21;22、螺纹孔22;3、照明装置;31、隔热层;32、电池盒;33、灯座;34、灯珠;35、灯罩;36、电加热片;37、照明开关;38、加热开关;4、防滑套;5、螺纹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所示的照明雨伞,包括伞杆1、连接柱2和照明装置3。如图2所示,连接柱2的上端部设有呈球形的凹槽21,伞杆1的底部设有与凹槽21形状相配合的球头11,球头11镶嵌在球形的凹槽21中,且球头11可在凹槽21中转动。照明装置3与连接柱2螺纹连接,连接柱2的下端部设有螺纹孔22,照明装置3的尾部设有与螺纹孔22相配合的螺纹柱5(图3)。
如图3所示,上述照明装置3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侧的隔热层31,设置在隔热层31内侧的电池盒32,设置在电池盒32前端部的灯座33,以及设置在灯座33上的灯珠34和灯罩35。此外,照明装置3的壳体的内表面上附着有若干电加热片36,壳体的外表面设有防滑套4。
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转动连接柱2的朝向,以调整照明装置3的照明范围。使用者还可通过照明开关37控制照明装置3的两灭,可通过加热开关38控制电加热片36工作加热。在不使用雨伞时,还可以将照明装置3取下单独使用,十分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15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