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压力锅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1230.8 | 申请日: | 201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6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彭晓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A47J36/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弹性IH压力锅中电磁发热盘磁场分布不是均匀的,当内锅放置在磁场分布密的位置时,加热效果就好。现行弹性IH压力锅的电磁发热盘顶端到支撑柱顶端的距离普遍存在设计不合理,致使内锅在磁场中无法得到更好的加热效果,电磁发热盘电能向热能的转化效率不高,加热效率偏低,从而浪费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压力锅。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包括:内锅;外锅,套设在内锅外部;隔离部,位于内锅的底面和外锅之间,隔离部包括隔离板和至少两个支撑柱,至少两个支撑柱固定在隔离板的上表面,隔离板卡接在外锅内,至少两个支撑柱与内锅的底面相接触;和电磁发热盘组件,包括电磁发热盘,电磁发热盘位于隔离板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压力锅,通过将支撑柱设置在隔离板的上表面而非下表面,支撑柱在起到支撑内锅作用的同时,还可将内锅底面和电磁发热盘分隔开,由于电磁发热盘磁场分布不是均匀的,当内锅放置在磁场分布密的位置时加热效果就好,因此,通过调整支撑柱的高度,可以合理设置内锅底面和电磁发热盘的间距,使内锅在磁场中得到更好的加热效果,实现电能向热能的最大效率转化,达到加热效率最大化,从而节约电能。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电压力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内锅的底面与电磁发热盘的顶端具有一定间距,间距的取值范围为3mm至25mm。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了内锅的底面与电磁发热盘的顶端的间距为3mm至25mm,在该范围内,能够使内锅在磁场中得到更好的加热效果,实现电能向热能的高效率转化,加热效率高,从而节约电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间距的取值范围为5mm至20mm。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了内锅的底面与电磁发热盘的顶端的间距为5mm至20mm,本实用新型经过多次实验论证最终得出内锅底面与电磁发热盘顶端的距离在5mm至20mm范围内加热效果最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两个支撑柱沿周向均匀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至少两个支撑柱沿周向均匀分布,支撑柱安装以锅内圆中心角度均布在内锅锅底,圆周分布的形式提高了支撑柱支撑的稳定度,使产品运行更加平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两个支撑柱的数量为两个至八个。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将支撑柱的数量限定为两个至八个,两个支撑柱支撑内锅时,沿周向均匀分布,避免了单独一个支撑柱支撑内锅时的不稳定,两个至八个支撑柱支撑内锅时,增加了内锅的支撑点,进而提高了内锅的平稳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两个支撑柱的数量为三个至六个。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支撑柱的数量进一步限定为三个至六个,三个支撑柱能够形成三角形支点,三角形结构稳定,因此,在内锅下端沿周向设置三个支撑柱能够更平稳地支撑内锅,四个至六个支撑柱沿周向设置在内锅与外锅之间,也能够增加内锅的平稳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外锅包括锅体和收缩部;其中,锅体与收缩部连接,收缩部位于锅体的下方,收缩部的直径小于锅体的直径,在收缩部及锅体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隔离板设置在所述台阶面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详细描述了外锅的形状及隔离板与外锅的卡接,外锅包括主体部和收缩部,收缩部位于主体部的下方,收缩部的直径小于主体部的直径,且收缩部与主体部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隔离板设置在台阶面上,通过台阶面使隔离板卡接在外锅下端,使隔离板与外锅的连接更牢固,隔离板不会脱落,进而隔离板支撑的内锅也牢固的安置在外锅内部,不会脱落,使产品结构更稳固安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磁发热盘组件还包括外壳,外壳套设在电磁发热盘的外部,外壳固定在隔离板的底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电磁发热盘的外部包裹外壳,能够对电磁发热盘进行保护,避免电磁发热盘的损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隔离板的中心设有通孔;电磁发热盘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组件,温度传感器组件位于电磁发热盘的中心,并穿过通孔,温度传感器组件与通孔相适配;温度传感器组件的上端面与内锅的底面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12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化学检测与厌氧产气一体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重金属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