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水法岩芯采取率量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0818.1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2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赵激光;郭洪涛;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G01N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07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法 采取 率量测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勘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排水法岩芯采取率量测仪。
背景技术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是国铁、地铁、工民建、水利建设等各类工程得以进一步设计、施工的重要前提。此阶段设计人员会根据勘察资料,向结构设计方提供工能真实反应现场土体分层状况的工程地质纵断面,并提供各分层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工程特性。结构设计方根据岩土设计人员提供的土层力学参数,进行进一步的结构参数设计。钻孔勘探是目前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形式。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开展,建设西部山区铁路,拉动西部经济快速增长已迫在眉睫。山区一般基岩埋深较浅,因此经常遇到在基岩中钻探的情况。岩芯采取率能反应地层的破碎程度,也影响现场编录员对地层的划分及描述。目前现场通过量测计算岩芯采取率的仪器并不存在,大都是编录人员现场目测岩芯长度,估算岩芯采取率。当岩芯较为破碎的时候,往往造成岩芯采取率计算不准确,进而造成分层错误的现象存在。
在现场钻探过程中,当取芯管从钻孔中提上来后,通常直接用泥浆泵的压力将岩芯从岩芯管中压入到地上。对于粒径较小的砾石、碎块,不易再将其摆放进岩芯箱。此外,编录员在对岩芯进行描述时,通常还要讲岩芯一一进行清洗,无形中增加编录员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排水法岩芯采取率量测仪,通过内桶和外桶的配合实现对岩芯的清洗,通过内桶和量筒的配合实现对岩芯采取率的量测。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排水法岩芯采取率量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量测仪包括内桶、外桶和量筒,其中所述内桶的桶体内腔为岩芯的放置空间,所述内桶的外轮廓形状、大小与所述外桶以及所述量筒的内轮廓形状、大小分别构成吻合适配;在所述内桶和所述外桶的底部分别开设有透水孔。
所述内桶和所述外桶的底面分别设置为筛网,所述筛网上的网孔为所述透水孔。
在所述内桶的筛网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支撑网,所述支撑网支撑所述筛网。
在所述外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座,在所述内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够完好无损的保留岩芯,同时可在岩芯桶中将岩芯一次性冲洗干净,省时省力;操作简单,能充分提高现场岩芯采取率计算的准确性;构造简单、可操作性强、功能齐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线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量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内桶底面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4所示,图中标记1-9分别表示为:内桶1、外桶2、提手3、底座4、上沿5、量筒6、刻度7、筛网8、铁网9。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排水法岩芯采取率量测仪首先包括内桶1和外桶2,内桶1和外桶2相配合实现岩芯的清洗工作。
如图2所示,在内桶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提手3,技术人员可通过提手3强内桶1放入外桶2内部或将其从外桶2内部拎出。内桶1桶体的外轮廓形状、大小与外桶2的内轮廓形状、大小相吻合适配,使其可以完全放入外桶2之中。
如图4所示,内桶1的底面设置为由筛网8和铁网9所构成双层透水结构,筛网8和铁网9上的网孔均作为透水孔,其中筛网8上的网孔尺寸比铁网9上的网孔尺寸更小,也就是说在相同单位面积的前提下,筛网8上的网孔相较于铁网9的网孔更密集,以使筛网8可以过滤内桶中的泥浆,便于冲洗岩芯的脏水的排放,同时避免岩芯颗粒冲出内桶1,而铁网9作为支撑网固定设置在筛网8的下方以对其进行支撑,避免筛网8受岩芯的重压而产生变形。外桶2的底部可以设置为镂空状,也可以设置为透水结构。在外桶2的底部支点处分别设置有三个底座4,底座4沿外桶2的环向呈均匀分布,三个底座4共同支撑外桶2并将其抬离地面,以便将冲洗岩芯的脏水的排放至外。
本实施例中的排水法岩芯采取率量测仪还包括量筒3,量筒3和内桶1相配合实现岩芯的采取率量测工作。
如图3所示,量筒6在其侧壁上设置有刻度7,刻度7用于测量量筒6的内部水位上升高度。量筒6的上沿5与内桶1的上沿的宽度相匹配,使得内桶1在浸入量筒6时,内桶1的上沿抵触在量筒6的上沿5上,此时,内桶1整体支撑在上沿5之上,技术人员便可对水位上升高度进行记录,便于单人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08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挂式机械手自动化冲压线
- 下一篇:一种用于冲床的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