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设备支架的换向机构和一种手持设备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0120.X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8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臣;姜广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1/00 | 分类号: | B62J11/00;B60R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吴昊 |
地址: | 266104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设备 支架 换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持设备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设备支架的换向机构和一种手持设备支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手持拍照设备种类越来越多,越来越小巧便携,比如手机、照像机、平板电脑、运动相机、手持拍照设备等,对于骑行爱好者、自驾游爱好者来说,这些设备常常用支架固定在自行车、摩托车、汽车上用来记录旅行中的美好画面。
然而,常见的安装在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运动器械上的支架,没有换向功能,只能够以某一固定的方向安装拍照设备在器械的横杆或竖杆上,导致手持设备方向受限,影响拍摄的灵活性。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减震功能的支架,由于减震器的减震功能是有方向性的,例如,一些支架的减震器只能在水平方向减震,安装在竖直方向的杆上时减震器与振动方向是垂直的,减震器无法起减震作用,只有减震器与振动方向相同时,减震器才能起减震作用,严重影响手持拍照设备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手持设备支架不具有换向功能,不能满足适应手持设备使用方向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持设备支架的换向机构和一种手持设备支架,以便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手持设备支架的换向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转轴连接,二者能够围绕所述转轴相对转动;所述第一支架上围绕所述转轴设置有若干个换向孔,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对应所述换向孔的换向杆,所述换向杆上穿套有复位弹簧;
在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所述换向杆伸入所述换向孔,锁定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相对位置;拉动所述换向杆,所述换向杆从所述换向孔中移出,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解除锁定,可相对转动。
可选地,所述若干个换向孔以所述转轴中心为圆心周向均匀分布。
可选地,所述换向孔设置有4个。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所述转轴,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对应所述转轴的轴孔,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所述轴孔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端部螺纹连接一螺钉,所述螺钉的钉帽将所述第二支架限位在所述转轴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换向杆上设置有径向的台阶,所述台阶将所述换向杆分为杆身和头部,所述杆身穿过所述导向孔,并从所述导向孔中伸出,所述头部朝向所述第一支架,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杆身上,其一端顶靠在所述第二支架上,另一端顶靠在所述台阶上。
可选地,所述换向杆的杆身末端侧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处螺纹连接一球形拉手。
可选地,所述导向孔内设置有台阶,所述换向杆的头部可以完全收缩至所述导向孔内,并被所述导向孔内的台阶止挡。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手持设备支架,所述手持设备支架上设置有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换向机构,所述第一支架为夹持支架,夹持连接承载所述手持设备的器械,所述第二支架为连接支架,连接固定所述手持设备,所述第二支架相对所述第一支架转动换向时,改变所述手持设备的方向。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固定所述手持设备,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还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第二支架相对所述第一支架转动换向时,改变所述减震机构的方向。
可选地,所述减震机构为双向减震机构,在拉伸和压缩方向上均可减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手持设备支架的换向机构,利用转轴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能够实现手持设备支架的转动来变换二者之间的相对方向,同时利用相互配合的换向杆和换向孔,锁定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相对位置,将二者固定在合适的方向位置,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使换向操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设备支架的换向机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设备支架的换向机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设备支架安装在横杆上时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设备支架安装在竖杆上时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螺钉;2.第二支架;2-1.导向孔;2-2.轴孔;3.复位弹簧;4.球形拉手;5.第一支架;5-1.换向孔;5-2.转轴;6.换向杆;7.第二支架端部;8.螺栓;9.减震机构;10.螺栓;11.连接臂;12.螺栓;13.把手;14.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01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储物后座的自行车
- 下一篇:一种自动出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