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套袋式陶瓷纤维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39297.8 | 申请日: | 2016-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1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 发明(设计)人: | 葛小飞;汪永斌;吴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伊索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04 | 分类号: | F27D1/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 地址: | 2017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袋式 陶瓷纤维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纤维模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套袋式陶瓷纤维模块。
背景技术
陶瓷纤维模块是由陶瓷纤维毯经折叠或层叠后、裁切、压缩、打包而成的一种块状陶瓷纤维,主要用于各种高温工业炉。陶瓷纤维模块是一种纤维状轻质耐火材料,具有重量轻、耐高温、热稳定性好、导热率低、比热小及耐机械震动等优点。
到目前为止,众多纤维模块厂家在对加工成型的陶瓷纤维模块打包时通常采用以下两种传统的方式:
1、参见图1,在加工成型的陶瓷纤维模块3的两侧面上垫上夹板2或者纸板2,采用专用的压机对夹持有夹板2或者纸板2的陶瓷纤维模块3进行压缩,再采用打包带1捆绑。但是,这种采用夹板或纸板的打包方式不仅严重浪费资源,而且制造成本高;
2、参见图2,采用专用的压力对加工成型的陶瓷纤维模块3进行压制,压制到设计的尺寸后,用打包带1直接打包。这种采用直接打包的方式会把纤维模块的表面纤维拉断,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为此,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的陶瓷纤维模块的打包方式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又能节省制造成本的套袋式陶瓷纤维模块。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套袋式陶瓷纤维模块,包括由陶瓷纤维毯经折叠或层叠、裁剪、压缩后所构成的块状纤维模块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形状与所述块状纤维模块本体相适配且具有一定强度的塑料袋,所述塑料袋在打包时套装在所述块状纤维模块本体的外周面上。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块状纤维模块本体是压缩成型的,具有一定的回弹性,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塑料袋代替原有传统的夹板,而且塑料袋的价格远远比传统的夹板或纸板便宜,同时也能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在生产套袋纤维模块时,先把纤维毯折叠成所需的尺寸大小,用专业的机械设备把纤维模块推进定制的塑料袋中,这样套袋纤维模块就成型完毕,减少了用打包带打包的形式,用塑料袋的包装方式比传统直接用打包带打包的质量大大提高,不会把纤维模块表面的纤维压断损坏,确保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采用夹板或纸板进行打包的陶瓷纤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直接采用打包带进行打包的陶瓷纤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3,图中给出的是一种套袋式陶瓷纤维模块,包括块状纤维模块本体100以及塑料袋200。
块状纤维模块本体100由陶瓷纤维毯经折叠或层叠、裁剪、压缩后所形成。塑料袋200的形状与块状纤维模块本体100相适配,并且具有一定的强度,塑料袋200在打包时套装在块状纤维模块本体100的外周面上,从而实现对块状纤维模块本体100进行打包处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伊索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伊索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392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