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床的溶液回收装置以及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39167.4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3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林贵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B23Q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陈正兴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床 溶液 回收 装置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床的溶液回收装置以及机床。
背景技术
许多机床(特别是数控机床(CNC))上设有用于装夹工件的真空夹具,该真空夹具通过管道与真空发生器(一般为真空泵)通连,真空夹具的和管道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圈,一方面可保证在工作过程中为真空夹具提供足够的负压,另一方面可在工作过程中防止液体进入管道。工作时,真空发生器抽真空并产生负压,以将工件装夹于真空夹具的相应部件上,便于工件后续的定位加工。但由于长期工作之后,真空夹具和管道连接处的密封圈可能会因局部破裂或者变形等问题影响而出现泄气情况。此时,在负压的作用下,工件加工区域内的溶液(例如喷在工件上的冷却液)就会经泄气处进入管道并被抽离机床,而被抽离机床的溶液无法回收利用。这样,一方面会造成溶液的浪费,并增加溶液资源的成本;另一方面,需人工花时间往机床的溶液存储区(如油箱)内补充溶液,从而增加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机床的溶液回收装置以及机床,旨在对溶液进行回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机床的溶液回收装置,包括收容器、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所述收容器的内部中空形成用于收容溶液的收容空间,所述收容器设有与所述收容空间相通的第一入气口、第二入气口、出气口以及出液口,所述第一入气口与真空夹具通连,所述出气口与真空发生器通连,所述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入气口高于所述出液口;所述第一开关阀和所述第二开关阀分别用于控制所述出液口和所述第二入气口的通断,当所述 真空夹具出现泄气时,机床的溶液在负压的作用下,随空气从所述第一入气口进入所述收容空间,进入所述收容空间的空气由所述真空发生器从所述出气口抽离所述收容空间,而溶液则因重力作用掉落到所述收容空间的底部;停止所述真空发生器对所述收容空间抽真空,并打开所述第一开关阀和所述第二开关阀后,溶液从所述出液口流出以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收容器上设置分别通连真空夹具和真空发生器的第一入气口和出气口,并在收容器设置可分别由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控制其通断的出液口和第二入气口,出液口位于收容器低于出气口和第二入气口的位置。真空夹具装夹工件时,先使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处于关闭状态,以将出液口和第二入气口与外部空间隔断。接着,真空发生器工作,对收容器的收容空间抽真空,使收容空间和真空夹具的相应部件产生负压并将工件夹紧,便于工件后续的定位加工。而一旦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机床溶液因真空夹具泄气(主要为密封圈破裂或者严重变形所引起的泄气)而进入通连第一入气口和真空夹具的管道时,溶液在负压的作用下,随空气从第一入气口进入收容空间。其中,进入收容空间的空气由真空发生器从出气口抽离收容空间,而溶液则因重力作用掉落到收容空间的底部,并存放于收容空间中。而需要对收容空间内存放的溶液进行回收时,则可先停止真空发生器对收容空间的抽真空工作,并打开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此时,外部空气迅速从第二入气口进入收容空间,使收容空间内的气压与外部大气压力平衡,而溶液则因重力从出液口流到收容器外,以进行回收利用,避免造成溶液的浪费,从而降低溶液资源的成本。
优选地,所述第一入气口和所述真空夹具通过第一管道通连,所述第一入气口和所述真空夹具之间设有第三开关阀,所述第三开关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入气口和所述真空夹具之间的所述第一管道的通与断。
优选地,所述出气口和所述真空发生器通过第二管道通连,所述出气口和所述真空发生器之间设有第四开关阀,所述第四开关阀用于控制所述出气口和所述真空发生器之间的所述第二管道的通与断。
优选地,所述收容空间内设置液位探测器,所述液位探测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当所述液位探测器检测到收容空间内的溶液高度达到设定高度时,所述控制系统驱使所述第三开关阀和所述第四开关阀关闭,并驱使所述第一 开关阀和所述第二开关阀开启,使溶液从所述出液口流出所述收容器。
优选地,所述出气口设于所述收容器的顶部,所述第一入气口位于所述出气口的下方,所述第二入气口位于所述第一入气口的下方,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收容器的底部且低于所述第二入气口。
优选地,所述收容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通连,所述第二入气口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上部,所述第一入气口、所述出气口以及所述出液口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共同形成所述收容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391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防止治具误装的警示装置
- 下一篇:电极修磨废屑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