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菌棒自动扎口装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38599.3 | 申请日: | 2016-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3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飞;申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黄县日星食用菌自动化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1111 | 代理人: | 余炎锋 |
地址: | 4563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装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菌棒自动扎口装袋机。
背景技术
食用菌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百灵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
其不仅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
在进行食用菌培养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菌棒的生产,而对于菌棒的生产设备是考验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以及菌棒质量的重要指标,现有的菌棒生产结构过于简单,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低,控制结构复杂,导致人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紧凑,机械传动效果好的菌棒自动扎口装袋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菌棒自动扎口装袋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其中一端的给料装置、和设置在机架另一端的装袋扎口装置,所述的给料装置包括横向设置在机架上的螺旋给料绞龙、驱动螺旋给料绞龙的给料电机、和设置在螺旋给料绞龙的进料口上的进料仓,所述的装袋扎口装置包括装袋组件和扎口输送组件,所述的装袋组件包括横向设置在机架上的装袋导向杆、滑动设置在装袋导向杆上的装袋滑台、横向固定设置在装袋滑台上的截面为半圆的上抱箍管片、和枢接设置在装袋滑台上的截面为半圆的下抱箍管片,所述的装袋滑台与机架之间设置有往复传动动力机构,所述的下抱箍管片与装袋滑台之间设置有开合机构,所述的上抱箍管片和下抱箍管片扣合时与所述的螺旋给料绞龙匹配套接;所述的扎口输送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架后端下部的支撑底板、设置在支撑底板上部的自动扎口机、倾斜设置在支撑底板前部的接料板、设置在支撑底板侧部的机架上的卸料气缸和设置在卸料气缸输出端的卸料推杆。
所述的开合机构包括设置在装袋滑台下部的支撑杆和设置在支撑杆与下抱箍管片之间的开合气缸。
所述的开合机构为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折线形导轨,所述的下抱箍管片底部设置有与折线形导轨匹配的滚轮。
所述的往复传动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伺服电机、减速器、传动丝杠和设置在装袋滑台上的传动丝母。
在支撑底板侧部设置有卸料传送带,在卸料传送带端部设置有汇流传送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其给料装置、装袋组件和扎口输送组件的整体结构设计,能够实现物料的定向定量装袋,在此过程中装袋组件的上抱箍组件和下抱箍组件的结构设计,以及往复传动动力机构的伺服系统,使得其能够保障装袋的饱满度,同时在完成装袋后,实现与扎口输送组件的有效对接,大大提高了整个设备的机械化,实现了食用菌菌棒的批量化生产,有效的减少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折线形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1为机架、2为螺旋给料绞龙、3为给料电机、4为进料仓、5为装袋导向杆、6为装袋滑台、7为上抱箍管片、8为下抱箍管片、9为支撑底板、10为自动扎口机、11为接料板、12为卸料气缸、13为卸料推杆、14为支撑杆、15为开合气缸、16为折线形导轨、17为滚轮、18为伺服电机、19为减速器、20为传动丝杠、21为传动丝母、22为卸料传送带、23为汇流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黄县日星食用菌自动化设备厂,未经内黄县日星食用菌自动化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385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