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装箱撬棒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37882.4 | 申请日: | 2016-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0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范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中心 |
| 主分类号: | B66F15/00 | 分类号: | B66F1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装箱 撬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撬棒,尤其涉及一种在包装箱搬运过程中使用的包装箱撬棒,属于搬运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生产车间、仓库、车站以及大型仓储超市等场合均需要经常性地搬运各类货物。由于在目前普遍推行的物流标准中,货物一般都需要借助木质包装箱完成包装后才能进行运输,因此在这些场所的货物搬运过程中,一般都需要使用叉车来完成木质包装箱的搬运工作。
考虑到货物搬运的速度及效率,为了提高单次搬运的货物量,目前常见的这些木质包装箱的箱体往往体积较大,很难完成移动。这样一来,一旦出现包装箱摆放位置不正的情况,那么在后续的搬运过程中,叉车的叉脚就很难完成定位承托,也就会导致货物搬运时间的延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目前的货物搬运过程中会有操作工人专门对包装箱的摆放位置进行调整。在进行位置调整时,一般都会使用撬棒来使包装箱底部适当倾斜,再在倾斜位置处放入木楔或木块,使包装箱底部这一侧与支撑面之间形成缝隙,从而便于后续的叉车叉运。
但目前常见的撬棒结构过于简单,在其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另寻支点作为支撑,因此这种撬棒受使用环境的限制较大,同时其使用效果也难以得到保证。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搬运效率,受使用环境的影响小,且能够有效地完成包装箱撬动的包装箱撬棒,就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在包装箱搬运过程中使用的包装箱撬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包装箱撬棒,包括一根用于实现箱体撬动的撬棒主体,用于在所述撬棒主体的使用过程中起支点作用的滚轮机构,所述滚轮机构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撬棒主体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撬棒主体包括杆部及撬动部,所述杆部与所述撬动部固定连接;还包括两根用于连接所述滚轮机构的连接轴,两根所述连接轴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杆部与所述撬动部相结合位置的两侧,所述滚轮机构借助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撬棒主体完成连接。
优选地,所述杆部的长度为所述撬动部的长度的8倍~12倍,所述杆部与所述撬动部之间的夹角为100°~140°。
优选地,所述杆部的长度为所述撬动部的长度的10倍,所述杆部与所述撬动部之间的夹角为120°。
优选地,所述杆部的末端与所述撬动部的末端相连接,所述杆部的首端固定设置有便于使用者握持的手柄部,所述撬动部的首端为一扁平状的楔形端头。
优选地,所述滚轮机构包括两组相对独立的滚轮组件,每组所述滚轮组件均分别可活动地设置于一根所述连接轴上。
优选地,所述滚轮组件包括转动轴承及套设连接于所述转动轴承外周侧的转动轮,所述转动轴承套设连接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转动轮借助所述转动轴承与所述撬棒主体连接,在所述转动轮与地面接触的状态下,所述撬棒主体与地面之间存在缝隙。
优选地,所述转动轮的外周侧还包覆有用于增加所述转动轮与地面之间摩擦的轮胎,所述轮胎的外周侧开设有用于进一步防滑的防滑纹。
一种包装箱撬棒,包括一根用于实现箱体撬动的撬棒主体,用于在所述撬棒主体的使用过程中起支点作用的滚轮机构,所述滚轮机构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撬棒主体的两侧;
所述撬棒主体包括杆部及撬动部,所述杆部与所述撬动部固定连接;还包括两根用于连接所述滚轮机构的连接轴,两根所述连接轴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杆部与所述撬动部相结合位置的两侧,所述滚轮机构借助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撬棒主体完成连接;
所述杆部的长度为所述撬动部的长度的10倍,所述杆部与所述撬动部之间的夹角为120°;
所述杆部的末端与所述撬动部的末端相连接,所述杆部的首端固定设置有便于使用者握持的手柄部,所述撬动部的首端为一扁平状的楔形端头;
所述滚轮机构包括两组相对独立的滚轮组件,每组所述滚轮组件均分别可活动地设置于一根所述连接轴上;
所述滚轮组件包括转动轴承及套设连接于所述转动轴承外周侧的转动轮,所述转动轴承套设连接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转动轮借助所述转动轴承与所述撬棒主体连接,在所述转动轮与地面接触的状态下,所述撬棒主体与地面之间存在缝隙;
所述转动轮的外周侧还包覆有用于增加所述转动轮与地面之间摩擦的轮胎,所述轮胎的外周侧开设有用于进一步防滑的防滑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中心,未经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378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沉浸式虚拟现实实景驾驶系统
- 下一篇:动车组仿真实训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