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低音音箱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37563.3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3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曾向伟;柳建雄;郑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向伟 |
主分类号: | H04R1/28 | 分类号: | H04R1/28;H04R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25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音 音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箱,特别是涉及一种超低音音箱。
背景技术
目前的超低音音箱由于震动厉害,使用时间长音箱箱体会慢慢松散,造成杂音,由于没设置相互连接的内腔体谐振板、谐振加固板和龙骨加强条,喇叭声音不能通过有效震动把声音通过音箱散发出来,容易造成音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超低音音箱。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低音音箱,包括:音箱箱体、音箱箱体龙骨架、喇叭板、喇叭、喇叭功放器和吊挂件、移动功放箱、龙骨加强板、内腔体谐振板、谐振加固板和导流板,所述的龙骨加强板设在音箱箱体的中部并前后向竖立设置,龙骨加强板的前部隔开左右两侧的喇叭前部的空间构成喇叭隔板,喇叭隔板上设有声音混合孔,龙骨加强板的后部设有谐振腔声音混合孔;所述的内腔体谐振板设有前谐振板和后谐振板,两块谐振板左右向竖立设置, 龙骨加强板的后部连接两个内腔体谐振板,从俯视视角看两内腔体谐振板都与龙骨加强板垂直,两内腔体谐振板之间设有一定的空间构成谐振腔,龙骨加强板的后部隔开谐振腔,隔开处的龙骨加强板上设有谐振腔声音混合孔,喇叭板与前谐振板之间构成主腔体,每个内腔体谐振板上设有谐振板孔,谐振板孔为通孔并设在每个喇叭的后方;所述的谐振加固板设在龙骨加强板与左右侧板之间并与音箱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的导流板设在后谐振板的后部并且导流板向前倾斜20-60度角;所述的移动功放箱设在音箱箱体的其中一侧并音箱箱体连为一体,移动功放箱其中一侧设有多个开口,移动功放箱内部设有可移动的功放机。
所述的移动功放箱设有功放设置箱储物箱。
所述的移动功放箱设在音箱箱体的下部,开口设在后部。
所述的音箱箱体的左右两侧设有加强手板,加强手板上设有手孔。
所述的喇叭板向前倾斜设置,倾斜角为10-60度。
所述的前谐振板的前后两侧设有与前谐振板垂直设置的龙骨加强条。
所述的音箱箱体的前端设有音响网孔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设置了相互连接的内腔体谐振板、谐振加固板和龙骨加强条,喇叭通过有效震动带动音箱震动,使声音能散发出来,并且声音更动听,减少音染;由于移动功放箱音箱箱体连为一体,移动功放箱其中,便于维护和技术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后侧面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的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内腔体谐振板示意图。
图5为图3的龙骨加强条和谐振加固板示意图。
图6为图3的龙骨加强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音箱箱体1、音箱箱体龙骨架、喇叭板7、喇叭5、喇叭功放器和吊挂件9、移动功放箱3、龙骨加强板6、内腔体谐振板4和谐振加固板12和导流板8,所述的龙骨加强板6设在音箱箱体的中部并前后向竖立设置,龙骨加强板的前部隔开左右两侧的喇叭前部的空间构成喇叭隔板,喇叭隔板上设有声音混合孔61,龙骨加强板的后部设有谐振腔声音混合孔62;所述的内腔体谐振板4设有前谐振板41和后谐振板42,两块谐振板左右向竖立设置, 龙骨加强板的后部连接两个内腔体谐振板,从俯视视角看两内腔体谐振板都与龙骨加强板垂直,两内腔体谐振板之间设有一定的空间构成谐振腔43,龙骨加强板的后部隔开谐振腔,隔开处的龙骨加强板上设有谐振腔声音混合孔62,喇叭板7与前谐振板之间构成主腔体71,每个内腔体谐振板上设有谐振板孔,即前谐振板的前谐振板孔411和后谐振板的后谐振板孔421,谐振板孔为通孔并设在每个喇叭的后方;所述的谐振加固板12设在龙骨加强板与左右侧板之间并与音箱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的导流板8设在后谐振板的后部并且导流板向前倾斜20-60度角;所述的移动功放箱3设在音箱箱体的其中一侧并音箱箱体连为一体,移动功放箱其中一侧设有多个开口,移动功放箱内部设有可移动的功放机。
移动功放箱3设有功放设置箱31储物箱32。移动功放箱设在音箱箱体的下部,开口设在后部。音箱箱体的左右两侧设有加强手板2,加强手板上设有手孔21。喇叭板7向前倾斜设置,倾斜角为10-60度。前谐振板42的前后两侧设有与前谐振板垂直设置的龙骨加强条11。音箱箱体的前端设有音响网孔板。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超出权利要求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对于具有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基本知识的人员,可实施很多变形,这些变型也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向伟,未经曾向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375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定时开启的蓝牙音箱
- 下一篇:观光球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