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度采集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36496.3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2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丁更新;孙凯;詹海庭;王方龙;王欢;王文科;张雪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22 | 分类号: | G01K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刘路尧,逄京喜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采集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采集电路。
背景技术
在已有的方案中,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包括了电池管理系统、整车控制系统及电驱动系统三大部分,其中,电池管理系统主要是用于实现整车电池包的温度采集与检测,电流采集与检测,总电压计算、绝缘电阻检测等功能。
图1所示的温度采集电路中,包括:主处理器以及与所述主处理器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温度采集单元,所述温度采集单元包括:基准源、分压电阻以及NTC热敏电阻;分压电阻(R1’、R2’…R8’)与NTC热敏电阻(NRC1’、NRC2’…NRC8’)串联连接在基准源与地之间,分压电阻与NTC热敏电阻共同连接端与所述主处理器连接,NTC热敏电阻用于采集整车电池包内电池单体的温度值,具体地,NTC热敏电阻与分压电阻共同的连接端与主处理器的AD接口(AD1’、AD2’…AD8’)连接。
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如果NTC热敏电阻的反馈值不准确或者反馈的温度异常时,图1所示硬件系统架构无法校验,所以这种电路连接方式不符合功能安全的设计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度采集电路,以提高温度采集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温度采集电路,用于采集电池包中各个单体电池的温度值,包括:主处理器以及与所述主处理器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温度采集单元,所述温度采集单元包括:第一基准源、分压电阻以及热敏电阻,所述分压电阻与所述热敏电阻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一基准源与地之间,所述分压电阻与所述热敏电阻共同连接端与所述主处理器连接,还包括:多路模拟选择开关以及与所述多路模拟选择开关连接的从处理器;所述多路模拟选择开关与所有温度采集单元连接,根据所述从处理器的控制信号,分时将各个温度采集单元的温度值传送给所述从处理器;所述主处理器与所述从处理器通过SPI总线进行通讯,以校验所述温度值是否一致。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多路模拟选择开关电连接的校验电路;
当所述多路模拟选择开关切换到校验电路通道时,从处理器校验获取到所述多路模拟选择开关输出的电压值是否与所述校验电路提供的电压值相同。
优选地,所述校验电路包括:第二基准源、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所述第二基准源与所述第一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另一端所述第二电阻一端分别与所述多路模拟选择开关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与地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在所述主处理器与所述温度采集单元之间的运算放大器;
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温度采集单元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处理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温度采集单元之间滤波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度采集路,主处理器实时采集电池包中各个单体电池的温度值,从处理器通过多路模拟选择开关分时采集不同单体电池的温度值,从处理器与主处理器通过SPI总线实时通信,以校验各自获取的电池包中单体电池的温度值是否一致。通过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温度采集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温度采集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温度采集电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温度采集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
NTC 热敏电阻:NRC1’、NRC2’…NRC8’ AD 接口:AD1’、AD2’…AD8’ 分压电阻:R1’、R2’…R8’ 分压电阻:R1、R2…R8 热敏电阻:NRC1、NRC2…NRC8 AD口:AD1、AD2…AD8 VCC1、第一基准源 VCC2、第二基准源 RJ1、第一电阻 RJ2、第二电阻 运算放大器:UC1、UC2…UC8 保护电阻:RC1、RC2…RC8 滤波电容:C1、C2…C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364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