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油式雾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34959.2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5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包晗;林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碟立场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31273 | 代理人: | 刘民选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油 雾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器,尤其涉及一种注油式雾化器。
背景技术
雾化器,作为电子烟的核心部件,其功能是将烟油进行雾化,一款出色的电子烟,必然有一个出色的雾化器作为保证。现有技术中,电子烟雾化器包括注油式雾化器和一次性雾化器。
其中,注油式雾化器,即当注油式雾化器中的烟油被使用完毕,使用者可以自行注油以供继续使用,传统的注油式雾化器,一方面,注油体验差,并且自行注油难以保证烟油与烟具的匹配,影响烟油雾化时的口感、回味感和满足感,甚至难以保证烟油品质及使用安全性;另一方面,注油式的雾化器,不能部分更换其中的部件,使用成本较高。
此外,注油式雾化器所使用的导油棉多为玻璃纤维,此种导油棉,易在烟油的雾化过程中产生细微粉末,细微粉末伴随烟气被使用者吸入肺部,存在健康安全隐患,并且,导油棉容易被烧焦,影响烟气口味。使用导油棉作为雾化芯的雾化器,导油棉的加工一致性较差,导致烟油雾化量差异不均衡。现有技术中的雾化器,除上述缺陷外,还存在烟油长期储存易变质及烟油漏油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新的注油式雾化器,以消除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是业内相关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漏油、危害人体健康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人体更加安全健康、产品质量更加稳定的注油式雾化器。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油式雾化器,包括一雾化器部件和一油杯部件,所述雾化器部件和所述油杯部件相互固定,所述雾化器部件用于加热雾化所述油杯部件中的烟油,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部件包括一雾化芯、一发热丝、一雾化芯底座、一雾化芯支架、一雾化芯套筒,所述雾化芯支架位于所述雾化芯套筒内,并固定于所述雾化芯底座上,所述发热丝固定在所述雾化芯上,所述雾化芯固定在所述雾化芯支架上;所述油杯部件包括一油杯盖和一油杯本体,所述油杯本体通过所述油杯盖与所述雾化器部件相互固定;所述雾化器套筒上固定有一第一密封圈和一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油杯盖和所述雾化器套筒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油杯本体和所述雾化器套筒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芯为一微孔陶瓷棒。
更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部件还包括一储油棉,套设于所述雾化芯支架的一端并与所述雾化芯相接触。
更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芯支架和所述雾化芯底座之间具有一密封垫,用于防止所述油杯部件中的烟油漏出。
更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丝缠绕在所述雾化芯外表面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丝嵌入于所述雾化芯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芯底座具有一电路接口,用于与一电源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芯底座具有一进气孔,用于使气体进入所述雾化器部件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部件和所述油杯部件通过超声波熔接的方式相互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油杯部件中的烟油通过所述雾化器套筒上的一进油孔流入所述雾化器部件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第一、使用微孔陶瓷棒作为雾化芯,发热丝绕在硬质雾化芯上,其缠绕间距更均匀,接触一致性更好,加工一致性更好,雾化量及口感品质更稳定,更适用于全自动生产;第二、使用微孔陶瓷棒作为雾化芯,不含有传统导油棉所具有的玻璃纤维,对人体更加安全健康;第三、使用微孔陶瓷棒作为雾化芯,更利于自动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稳定性,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第四、使用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密封垫进行多层次防漏油结构设计,有效改善了雾化器漏油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注油式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注油式雾化器的分解图;
图3是图1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注油式雾化器的油杯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注油式雾化器的油杯部件的分解图;
图6是图4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注油式雾化器的雾化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注油式雾化器的雾化器部件的分解图;
图9是图7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碟立场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飞碟立场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349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