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氢催化剂投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34573.1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5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开华;张军航;郭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潞安纳克碳一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9 | 代理人: | 赵宏伟 |
地址: | 0461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氢 催化剂 投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氢催化剂投料装置,属于高粘度PAO加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加氢釜在添加催化剂时,在人孔处添加,每釜需要添加一次,工作量特别大。需要拆卸DN500人孔一个(共计高压螺栓32条);装完之后需要对加氢釜6.0Mpa高压气密合格后,再投料开始生产。花费拆卸及气密时间长达6小时。同时催化剂粉末为强还原态,遇到空气后,极易着火,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加料方便,能够有效提高加料效率的加氢催化剂投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加氢催化剂投料装置,包括加氢釜,还包括催化剂搅拌罐,所述催化剂搅拌罐的底部通过第一进料管与加氢釜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一进料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料阀,所述催化剂搅拌罐的还通过第二进料管与催化剂密封桶相连接,所述第二进料管上设置有第二进料阀,所述催化剂密封桶的顶部连接有第一保护气进气管,所述第一保护气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气阀,所述催化剂搅拌罐的顶部设置有真空管,所述真空管上设置有抽真空控制阀,所述催化剂搅拌罐上还设置有第二保护气进气管,所述第二保护气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二进气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气进气管和第二保护气进气管均与氮气罐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真空自吸原理将催化剂吸入催化剂搅拌罐内,再添加原料,然后将原料与催化剂搅拌均匀后,再通过氮气将催化剂吹入加氢釜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量,每釜操作人员一个人即可,同时减少每釜投催化剂的时间,保证每釜生产周期缩短6小时;并且减少了粉末催化剂对操作人员的危害,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加氢催化剂投料装置,包括加氢釜1,还包括催化剂搅拌罐2,催化剂搅拌罐2的底部通过第一进料管3与加氢釜1的顶部相连接,第一进料管3上设置有第一进料阀4,催化剂搅拌罐2的还通过第二进料管5与催化剂密封桶6相连接,第二进料管5上设置有第二进料阀7,催化剂密封桶6的顶部连接有第一保护气进气管8,第一保护气进气管8上设置有第一进气阀9,催化剂搅拌罐2的顶部设置有真空管10,真空管10上设置有抽真空控制阀11,催化剂搅拌罐2上还设置有第二保护气进气管12,第二保护气进气管12上设置有第二进气阀13,第一保护气进气管8和第二保护气进气管12均与氮气罐14相连接。
在使用时,先将需要添加的催化剂装入催化剂密封桶内,关闭第一进料阀4、第二进气阀13,打开第二进料阀7、第一进气阀9和抽真空控制阀11,对催化剂搅拌罐2进行抽真空处理,同时催化剂通过第二进料管5进入催化剂搅拌罐2内。装入设定量后,再关闭第二进料阀7、第一进气阀9和抽真空控制阀11,催化剂搅拌罐2对催化剂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打开第一进料阀4、第二进气阀13,氮气将催化剂压入加氢釜内,完成加料。采用本装置能够有效缩短间歇反应的周期,减少工作量。同时采用氮气作为保护气,将易燃易爆粉末的催化剂压入加氢釜,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潞安纳克碳一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潞安纳克碳一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345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