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复式交通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33756.1 | 申请日: | 2016-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5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 发明(设计)人: | 苟文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唐空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B3/00 | 分类号: | B61B3/00;B61B15/00;E01C1/00;E01D19/12;E01B25/2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55 | 代理人: | 李坤 |
| 地址: | 610093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复式 交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复式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的数量越来越多,致使城市的交通情况越来越恶化,堵车现象日益严重,不但不利于居民的快速出行,而且造成大量的时间和能源消耗、空气和噪音污染以及交通事故;城市道路的拥堵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关键;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主要手段。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道主要是地铁和轻轨,其主要缺点是造价昂贵、每公里造价约几亿人民币,工程浩大、地上和地下均需施工,建设周期长、一条线通常需要3~5年的时间,施工时对环境影响大、影响现有的交通和环境。
现有的地上轨道交通一般需要铺设独立的轨道,由于现在高架道路建设发达,实际很难在城市规划中开辟出独立的空间用来铺设地上轨道交通,因此地上轨道交通可行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式轨道交通系统,通过在原有的高架道路上做出改进,利用现有高架道路下方与地表路面上方的剩余空间,开发一种轨道交通系统。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体复式交通系统,包括地表路面上设置的若干高架桥墩,每一高架桥墩的上端为桥墩盖梁,所述桥墩盖梁上铺设有高架桥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盖梁的下方预埋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下方悬挂有轨道梁,所述轨道梁下方悬挂有空轨列车。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半部分预埋在桥墩盖梁内部,所述连接板的下半部分露出在桥墩盖梁下方。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两侧平面上均匀排布有若干剪力钉。
优选的,所述剪力钉熔融焊接在所述连接板上。
优选的,所述剪力钉的直径d满足如下条件,18mm≤d≤24mm。
优选的,所述轨道梁为底面设有开口的矩形梁,所述轨道梁的两侧端面固定在所述连接板的下端。
本申请充分利用了高架桥墩上端的桥墩盖梁,利用桥墩盖梁下方至路面上方的剩余空间增设空轨交通系统。在高架桥墩的桥墩盖梁下表面铺设悬挂式轨道,可以增加高架桥的空间利用率,通过合理的桥墩高度设计布局,可以在满足地表路面保证货车和小型车辆通行的同时,进行铺设轨道使空轨列车顺利通行。
连接部包括连接板和连接板上固定的若干剪力钉,剪力钉均匀排布在连接板的两侧,并通过熔融焊接或铆接固定在连接板上,本申请通过上述结构达到空轨列车的承重标准,保证整体机构的运行安全。
连接板下方设有轨道梁,所述轨道梁内部套装有轨道,通过调节轨道梁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位移量可以调整轨道的高度间隙,从而达到列车运行平稳的目的。
所述空轨列车为流线型车厢,具有外形美观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高架桥的优选方案1;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高架桥的优选方案2;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部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部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悬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空轨列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立体复式交通系统,包括地表路面1和其上设置的高架桥,所述高架桥包括若干高架桥墩2,高架桥墩2的上端为桥墩盖梁3,桥墩盖梁3上方铺设有高架桥路面4,为保证高架路面的载重及空轨列车的承重,所述高架桥路面为供车辆纵列行驶的6条车道,其中每3条车道同向排列。桥墩盖梁3的下方预埋有连接部5,所述连接部部5下方设有轨道梁6,轨道梁6下方悬挂有空轨列车7。
上述技术方案充分利用了高架桥墩上端桥墩盖梁与地表路面之间的剩余空间。在高架交通桥的桥墩桥墩盖梁下表面铺设悬挂式轨道,可以增加高架桥的空间利用率,通过合理的桥墩高度设计布局,可以在满足地表路面保证货车和小型车辆通行的同时,进行铺设轨道保证空轨列车通行。
如图1所示,包括一种高架桥的优选方案1,所述高架桥的正视图为Π型,其承重的高架桥墩2包括左右各一个,分别置于地表路面1纵向的中心线的左右两侧,高架桥墩2的左右两侧均可以通车,所述轨道梁6可以铺设在所述高架桥墩2的两侧,也可以铺设在左右两个高架桥墩2的中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唐空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中唐空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337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