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打折切口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32485.8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8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姜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岩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折 切口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简易,功能多样,便于操作,可有效避免引流管因打折导致引流受阻,同时能够实现负压引流,且便于医护人员在夜间进行引流管定位和查看的防打折切口引流管。
背景技术
现如今外科病房内所使用的切口引流管不仅结构简易且功能单一,普通的切口引流管在穿过患者的皮下组织(肌肉组织,筋膜组织)时,由于皮下组织与引流管外壁之间形成的相互作用力较大,而切口引流管的管体本身较为柔软,故而走行于皮下组织内的切口引流管极易出现打折的情况,同时,处于皮肤切口处的引流管常因肢体压迫而发生打折的现象,当引流管因打折导致引流不畅时,手术切口内渗出液由于无法及时顺利被引流出体外而形成体内积液,如此将直接导致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如脊柱手术切口内血性渗出液较多时,形成血肿,可压迫周围神经血管,导致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同时,普通的切口引流管不具备反光和夜光功能,当医护人员在夜间进行查房时,由于光线较为昏暗,导致很难找到引流管的确切位置,如此将给医护人员夜间的查房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易,功能多样,便于操作,可有效避免引流管因打折导致引流受阻,同时能够实现负压引流,且便于医护人员在夜间进行引流管定位和查看的防打折切口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打折切口引流管,包括上固定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固定盘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透孔A,透孔A的左右两侧,且位于上固定盘的底面上各设置有一个固定杆,固定杆内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的两个固定杆的底端共同设置有一个下固定盘,下固定盘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透孔B,透孔B前侧位置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线孔,所述的两个线孔之间的间距为0.5厘米,所述的两个线孔均位于下固定盘内,所述的下固定盘底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抗折导管,抗折导管与透孔B相连且相通,抗折导管的内直径与透孔B的内直径相等,所述的抗折导管的右侧外壁与下固定盘底面呈45度角,所述的上固定盘顶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管,固定管与透孔A相连且相通,所述的固定管内侧壁的顶部设置有一圈卡壁B,卡壁B的底面上设置有防滑齿A,所述的固定管内侧壁的底部设置有一圈卡壁A,固定管外侧前壁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挡壁A,所述的固定管内设置有L形管,L形管的左侧头端伸出至固定管外,L形管的底部头端外侧壁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卡壁C,卡壁C的顶面上均设置防滑齿B,所述的两个卡壁C均处于卡壁B与卡壁A之间,所述的防滑齿A与防滑齿B相衔接,所述的L形管的中下二分之一段的外侧前壁上设置有挡壁B,挡壁B的下三分之二段处置于两个挡壁A之间,所述的固定管的周围一圈,且位于上固定盘的顶面上设置有一层反光层,反光层的周围一圈,且位于上固定盘的顶面上设置有一层夜光涂层,所述的抗折导管与固定管和L形管内共同设置有一根引流管,所述的两个固定孔内共同设置有一根固定线,所述的固定线中点位置的五分之一段缠绕在引流管的外侧壁上,固定线的左侧头端从透孔B前侧位置的左侧的线孔穿过,固定线的右侧头端从透孔B前侧位置的右侧的线孔穿过,所述的引流管的右侧头端设置有缓冲头,引流管的外侧前壁上设置有刻度计,引流管右侧头端的外侧上壁和外侧下壁上各设置有一个侧孔,所述的刻度计的左侧且位于引流管的外侧前壁上设置有开关阀A,所述的引流管的左侧头端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的左端设置有球囊,球囊外侧壁上的右下方处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内设置有单向瓣膜,所述的球囊的左端处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的外侧前壁上设置有开关阀B。
所述的上固定盘与下固定盘的规格均相等。
所述的透孔A和透孔B的规格均相等。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易,功能多样,便于操作,可有效避免引流管因打折导致引流受阻,同时能够实现负压引流,最大限度避免引流管打折堵塞的情况发生,且便于医护人员在夜间进行引流管定位和查看,给外科术后切口引流提供了极大的安全与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简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管与L形管的结构关系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管与L形管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管与卡壁A和卡壁B的结构关系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L形管的和挡壁B的结构关系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挡壁A和挡壁B的结构关系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线孔和下固定盘的结构关系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岩,未经姜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324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焊机无线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开关状态逻辑判断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