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槽形护轨加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28492.0 | 申请日: | 2016-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3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 发明(设计)人: | 邹小魁;李瑞雨;胡子昂;史先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武铁山桥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Q1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张晓霞 |
| 地址: | 4383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槽形护轨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槽形护轨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加工精度高,固定方便,生产效率高的槽形护轨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槽形护轨作为铁路道岔的主要部件之一,目前槽形护轨的需求量大,槽形护轨的截面为直钩形结构,其中直钩形结构包括底座、以及分别位于底座两侧的长臂和短臂,其中长臂的厚度大于底座的厚度,底座的厚度大于短臂的厚度,底板上间隔均匀的分布有若干钻孔,由于槽形护轨通常长度较长,其在钻孔时通过需要先将槽形护轨进行固定,传统的紧固方式是采用紧固件将槽形护轨固定在工作台上,再由钻孔机床进行钻孔,但槽形护轨的紧固费时费力,每个槽形护轨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需要两个工人花费半个小时进行固定,加工完后又需要进行拆卸,耗时巨大,效率十分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快速紧固、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的槽形护轨加工装置,且其设备维护保养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槽形护轨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钻孔机床以及机床轨道,所述机床位于机床轨道上,所述机床轨道平行于工作台。其原理是将槽形护轨固定在工作台上,其中槽形护轨的长臂是贴在工作台上,槽形结构背对机床,然后机床沿着机床轨道进行位移,在位移过程中根据需求对护轨的底板进行钻孔。
优选的,为了提高槽形护轨的固定效率,所述工作台为电磁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间隔均匀的设有条形挡块,电磁工作台通过产生磁极将铁质槽形护轨吸在电磁工作台上,条形挡块的作用是为了起到限位作用,方便工作人员将槽形护轨放置。
具体的,将槽形护轨放置在电磁工作台上,在实际操作应用中,单根槽形护轨在电磁工作台上当一面受到作用力时,其还是会产生摆动,会导致加工精度严重下降,而本实用新型在操作过程中,采用两根槽形护轨契合呈矩形结构放置在电磁台上,其中靠近机床轨道端的槽形护轨为加工件,而另一根槽形护轨则为支撑件,二者在电磁场的作用下能稳定的固定在电磁工作台上,当加工件加工完后,则将加工件和支撑件的位置进行调换。
优选的,所述电磁工作台由开关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钻孔机床还包括控制中枢,所述控制中枢控制钻孔机床的钻孔系统和滑动系统。
优选的,为了防止金属碎屑进入到机床轨道内对机床轨道造成磨损,缩短机床维护保养周期,所述机床轨道上设有机床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工装置加工效率高,平均每根槽形护轨在钻孔时固定只需花费1~2min,比传统通过紧固件固定效率提高十来倍,且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工装置在对槽形护轨进行加工时,槽形护轨受力均匀,不会产生振动或位移或任何形变弯曲,加工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工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槽形护轨组成加工件和支撑件的截面图。
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槽形护轨结构简图。
图中:1机床,2钻头,3机床轨道,4电磁工作台,5条形挡块,6加工件,7支撑件,8底座,9短臂,10长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显得更加清晰明了,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槽形护轨加工装置,其包括钻孔机床、机床轨道,所述钻孔机床位于机床轨道上,所述加工装置还包括电磁工作台,电磁工作台平行于机床轨道,所述电磁工作台通电时,整个工作台呈磁性;断电时,整个工作台磁性消失,同时电磁工作台上纵向外边沿处设有若干条形挡块,所述条形挡块长度为10~20cm、高度为1~2cm、宽1~2cm,条形挡块的作用是方便工作人员将槽形护轨放在电磁工作台上底部边沿靠齐条形挡块便可进行定位,不用进行测量,省时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武铁山桥轨道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武铁山桥轨道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84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侧入式背光模块





